第A02版:要闻

江阴-靖江园区新批岸线利用项目数全省第一,11.1公里岸线加速蝶变——

跨江融合,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

  本报讯 “终于盼来了!”最近,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内,大明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世辉特别欣喜,就在去年底,大明物流码头项目先后通过了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的建设许可,审图环节也在稳步推进,“有了这254米港口岸线,将打破大明靖江基地大件运输瓶颈,降低运输成本。”

  记者获悉,包含大明物流港口岸线在内,去年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新批岸线利用项目数达全省第一。其中,大明物流码头项目为“退一补一”的新批项目,博联码头和永益华元物流码头为优化提升的改扩建项目。“岸线加速蝶变,跨江融合带来的区位优势也将进一步显现。”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吴晓东说。

  拥有了黄金水道,就要释放“黄金效益”。在博联码头项目施工现场,过去老旧的趸船码头正被高标准的散货码头取而代之。“新码头将调整装卸作业方式,不仅绿色而且快捷。”项目建设负责人透露,800多米的港口岸线布局了1个5万吨级、1个3.5万吨级、2个3000吨级散货泊位和4个工作船泊位,“按照目前的市场需求,作业量将从过去一年500万吨提升至一年1000万吨。”

  港口岸线“深水深用、集约利用”,受益的是企业。“以往大型装备走陆路运输,受道路条件限制,需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流程长、耗时久,有时超宽、超长、超高还要拆除信号灯、收费站等设施,物流成本巨大。”吕世辉说,新码头投用后,大型装备的进出将实现从车间-货轮-项目现场的直通,节约运输费用的同时,还能缩短交付周期,“由此,装备产品的制造环节也将更加成品化、成套化,从而为下游客户节约成本和工期。”

  “在长江大保护战略下,每一寸岸线都格外珍贵。”吴晓东说,长江岸线是园区的最优势资源,下一步将根据新的港口发展规划,加快岸线优化整合和老旧码头升级改造,切实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为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