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太湖周刊

来锡博一号展厅 赏“指上乾坤”

  新春看新展,即日起,无锡博物院藏清代翡翠扳指展在锡博一号展厅展出。这也是继玉飞凤后,锡博展出的又一件吴地珍宝。扳指该怎么欣赏?也有门道。

  一件小小的扳指,传递出丰富的信息。这件扳指成器于清代,形制为平滑的圆筒状,通体光素,一端略呈泥鳅背。该展策展人华玥介绍,对于天然翡翠的鉴赏有“一看种,二看色,三看工”的说法。在种好的前提下颜色漂亮、雕工精湛,那就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翡翠。这件翡翠扳指,其翠色浓郁、质地细腻,是玻璃种阳绿色的翡翠极品。

  抛开其质地,扳指还是身份的象征。据了解,清朝男士服饰款式有限,不论是八旗贵族、文武百官抑或民间豪绅,都需要各种佩饰帮助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彰显个人身份。如此一来,戴在大拇指上的扳指,就成了个人名片。清代的扳指更结合了文武之道,凝结了儒家文化中的“射”礼,大量使用玉石材质,兼具“君子比德于玉”的深刻寓意。

  “实际上,扳指的大规模流行,得益于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华玥说,清代的扳指来自满族人的传统狩猎用具,满语叫作“憨得憨”,在功能上和古代的“韘”(辅助拉弓的骑射用具)异曲同工。乾隆皇帝常以扳指赏赐功臣,加之他自己对扳指这类饰品的喜爱,时人纷纷效仿,扳指便成为普世流行的重要佩饰。

  为了强调出扳指与生俱来的功能,展览的设计师华辰成取材故宫博物院藏《弘历戎装骑马像》作为展览海报,在展柜、展厅细节处多饰有弓箭的元素,突出扳指的力量与强势。该展将展至4月6日。(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