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通过科技赋能、资本联姻、全产业链打造,大幅提升农业“掘金”能力

市场主体增幅大,兜住“稳稳的幸福”

  本报讯 以0.41%的占比取得39.08%的增幅,“渔樵耕”竟有如此吸引力。昨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通过科技赋能、资本联姻、全产业链打造,我市第一产业的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去年新登记的企业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9.08%,增幅居三大产业之首。

  去年全市新设立登记市场主体总共18.2万户,其中一、二、三产业的占比分别为0.41%、9.32%和90.27%。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指导处人士分析,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大头,彰显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第一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牢固“根基”,市场主体的大幅增长意味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兜住了“稳稳的幸福”。新增的第一产业市场主体中,渔业类增幅最大为100%,农业类增长44.83%;主要集中在江阴市、宜兴市和锡山区,占总数的86%。

  一产整体占比向来不高,却是社会经济最基本的生命线。借科技力量提升“掘金”能力,目前无锡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畜牧水产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农业信息化水平居全省前列,这赋予了农业更诱人的光环。“河豚年产已突破6万斤!”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的养殖环节已实现90%自动化,更有无人机、自动投饵设备等,大幅提高了效率。而作为企业的第三代,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发展专业研究生郑冰清以“新渔民”的身份继续从事水产养殖,带动更多周边养殖户发展。

  去年新成立的宜兴市春华秋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9个股东中除了一家民营企业,其余都是太华镇下辖自然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抱团的方式参与到农业大项目经营中。反观一产主体类型中,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占了总数的97%。“与资本联姻,让更多的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的主人。”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指导处人士介绍,对于一些体量较大的农业产业项目,零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很难支撑,创新入股形式、成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入股公司,实现了土地经营权对农业大项目的间接投资。

  在农业农村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一二三产融合,也吸引了更多市场主体落户。去年底,锡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场赏花会惊艳了各方,依托花卉种子种苗主导产业优势,园区种植的蝴蝶兰、大花蕙兰、君子兰和国兰4大类200多个品种集中亮相。产业园至今已吸引国内外160多家优质农业企业先后落户,并建成产学研合作平台13个,形成了种子种苗研发、繁育、加工转化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周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