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招治
近日,我被女儿接到她家小住。我今年95岁,身子骨还挺硬朗。多年来,我和老伴两人生活在老家。这次奔波千里,但心情愉快精气神十足。我认为力所能及的劳作有利于身心健康,退休后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做家务。这次一来到女儿家,起床不久,我就做好早餐摆上了饭桌。我调整好了自己的生活安排——健身、看书和电视成了我每天的主要任务。
女儿家所在的小区很大,上午、下午和晚饭后,无论有无家人陪同,我都会自己下楼步行。我戴着遮阳帽、太阳镜、口罩,见到熟人会停下来聊一些家常。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小区里健身的有很多,但90多岁的可能就只有我一人。
家人评价我:耳聪目明齿健,黑发密而白发稀,讲话中气十足。的确如此,除了购买降压药外,我的医保卡基本没用。如今,我处理事情还是条理清晰,读书看报都有记录,每天打理家务,坚持健身快走。经常与老友小聚,基本年年出游。家里人都知道,我的健康长寿不易,主要得益于坚持多年的养生习惯。
我从小家境贫寒,只念了4年的私塾。我曾在学校后勤部工作,后来又多年坚守在农村基层。回顾前半生,我认为自己是疲于工作忙于养家,不爱护自己的身子,积劳成疾。退休后我才开始重视养生。因为缺乏专业的健康知识,我订购了很多相关书报,后来还在手机里下载了很多健身APP,关注很多养生公众号,认真研读,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开始学习并坚持下去。
这些年来,我把养生健身的理念,融入到每天的日常生活。每天清晨我5点左右醒来,不急于起床,在床上反复做拍手、蹬腿等运动达半小时。然后,我才缓慢起床,烧水冲上芝麻糊和三七、丹参粉。等待时,我再坐回床边,按摩头部、面部。完成后,我吃下冷热适宜的芝麻糊等,又服下降压药,再做一些扭腰、转肩等健身动作。运动做完,六点半不到,我下厨做早饭,一般是杂粮粥、鸡蛋、新鲜时蔬等。吃完早餐,我泡茶看书报电视或逛超市买菜,准备午餐。吃完午饭,我习惯睡1小时,下午便在小区或周围步行几千步。晚饭后,我洗漱泡脚,小坐到八点半就上床做腹部按摩,9点入睡。另外,我对饮食也很注意。多年来,我坚持粮菜肉果合理搭配,结合季节变化食用大枣、山药、花生、核桃等食材,吃饭八分饱不偏食,少盐、少油、少糖。出行我也重视安全,一般都选人少车稀的时段路段。我长年坚持规律生活,合理饮食,颇有成效。如今我直立弯腰,双手仍可轻松够到地面。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我的长寿经验,和大家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