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超400起“无心之过”不予处罚

“免罚清单”为企业“松绑”

  本报讯 缓解疫情带来的较大冲击,围绕包容审慎监管、助力企业度过时艰,去年11月市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发布了轻罚清单1.0版、免罚清单2.0版,涉及食品经营、知识产权、质检、价格、工商等7大领域的“无心之过”。昨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3月21日,共免罚轻罚案件超400件,涉及金额近1300万元。

  400多件案件覆盖了证照登记、广告、合同、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文化娱乐、旅游、固体废物污染等多个类别,涉及企业中多数是个私业主、小微企业。美团外卖平台上一家牛肉汤店为扩大营收,增加了“凉拌黄瓜”“凉拌土豆丝”“凉拌海带”“凉拌青瓜”等超过经营项目许可范围的冷食类食品,被消费者投诉。按照《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相关规定,最低起罚点是5万元。根据“免罚清单”,因其首次涉案,且货值金额不超过3000元,加上店铺主动整改,最终免于处罚。

  “受罚会给企业信用带来影响,进而影响产品的推广。不予处罚也是一个提醒,督促我们在钻研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因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让一些初创不久的企业避免了一时无心之失可能产生的后续连锁性不良反应。于先生负责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行业中的新生力量,因为没有专门的法务,在企业网站上发布产品宣传广告时出现了“全球年产能最大”“亚洲地区唯一一家能产业化安全生产可食用”等绝对化用语,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市场监管部门经过调查,发现此网站为当事人委托制作,首次被发现违法,加上当事人立即删除了涉案宣传广告,没有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符合“免罚清单”免予处罚,这也让于先生大大松了口气。

  通过免罚对企业“松绑”,也从制度层面给基层执法人员增强了底气。“以前在监管过程中最怕被认为执法生硬,‘为罚而罚’。而现在市场主体能感知更多的尊重,抵触减少了,更愿意配合工作。”滨湖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免罚清单”推动了企业主动提升守法合规意识,有的企业购买了相关法律书籍学习,有的企业扩充了合规审查内容并建立了定期学习制度,基层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双方逐步显现出良性互动趋势。(周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