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通行更加便利
“请打开灵锡APP,扫门铃码进入小区。”昨天上午,记者在五星家园北大门看到,物业工作人员引导居民扫“门铃码”进入小区。“25日傍晚接到通知后,我们就完成了门铃码的申领,现在就开始用上了。”小区出入口的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居民必须扫码、测温后才能进入。五星家园一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小区出入口放置了多处门铃码,制作了大型KT板材质的“门铃码”,以方便进入小区车辆能尽快完成扫码通行。
农贸市场、商铺也逐步完成了申请使用。记者在无锡市广益佳苑集贸市场看到,门铃码张贴在通道处,居民们在扫码、测温后有序进入。广益街道广丰社区工作人员吴亚梁告诉记者25日晚上开始在商户群内通知了辖区内各场所单位的负责人,对于提出问题的商户直接上门,协助他们完成申领。昨天早上,辖区内的商户已经基本完成了“门铃码”的申领和张贴。市场相关负责人周伟峰告诉记者,之前进入市场需要亮行程卡、苏康码以及测温,为了不造成人员聚集,设置了两道验码环节。“这两天还是需要我们工作人员更多引导,居民有个使用习惯的适应过程,会更方便,扫码后不仅能完成进入市场的打卡,还能看到疫苗的注射信息,非常方便。”周伟峰说。
吴亚梁告诉记者,实现多码合一、一码通行后,进入公共场所效率会变高。而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或是儿童群体,社区一方面会继续帮助他们打印纸质码,完成线下亮码,同时还在积极准备用身份证就能完成打卡、亮码的相关设备。(韩玲)
建筑工地实现全覆盖
“滴,打卡场所,打卡时间,48小时内核酸检测情况,接种新冠疫苗情况,一张图片清晰显示,一目了然。”昨天一早,施工人员李栋梁从住所来到高浪路项目工地上班,在大门口,让他耳目一新的是,前天的行程卡、苏康码换成了一张“门铃码”,只要打开“灵锡”客户端扫一扫,原先的几个码(卡)所有信息都能显示在一页上。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引导下,工人们陆续扫码进入工地。
“确实方便多了,只要扫一次,就能显示所有防疫信息,很方便。”昨天中午,在312国道快速化改造项目工人宿舍大门口,施工人员老刘干完活回宿舍休息前,按要求又扫了一次“门铃码”,他上午出入的场所和时间被准确记录。据介绍,按照全市统一要求,25日晚上8时,市建管中心向全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部发出申请“门铃码”要求,各项目部连夜提交信息,申请所在工地“门铃码”。昨天一早,高浪路、312国道、宜马工程、凤翔路北延等各重点建设工程防疫扫码“一夜焕新”,工人一早上班,已经可以使用“门铃码”打卡进出工地。
除了市重点建设工程,全市各区住建部门迅速发动辖区内建筑工地申请“门铃码”。“25日夜里发出通知,各工地迅速响应,今天早上7时,来到几个工地例行安全防疫检查时,发现已经全部打印张贴,有的还做好了硬质塑封或展板,防止淋雨损坏,方便进出人员扫码。”梁溪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区建筑工地已基本落实到位,27日将组织“四不两直”抽检。
市住建局质安处负责人表示,建筑工人来自天南海北,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建筑工地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各项目部对工人行程轨迹备案管理。眼下,各工地出入口更新了“门铃码”,对原管理措施再升级,管控更精准、数据更全面,更方便疫情流调。截至目前,全市近1100个建筑工地已实现“门铃码”全覆盖。(孙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