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道门、护一城人”,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道路安全屏障。自14日0时起,无锡市域内重点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查验点吹响疫情防控的冲锋号。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各个道口上,一支支由公安、交通、城管、卫健、街道社区等多“兵种”组成的交通口岸防控队伍火速集结、迅速就位,为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有力的运输保障。昨日,本报记者现场探访交通道口。
无锡经开区S58华庄收费站是目前我市开通的5个保供绿色专用高速通道之一,3月27日中午11时30分,这里依旧是一派忙碌景象,一辆辆满载物资的大型货车正通过重要物资绿色通道。
华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毛培新是这里的点位长,几天的忙碌,让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这里是无锡市的保供绿色专用通道,更是不能懈怠。”由于蔬菜运输车辆一般是半夜或者凌晨到达,原本8小时的“三班倒”,在这里往往就成了16小时的“连轴转”。“晚上也有专班带班领导,但是只有看着物资车队顺畅通过了,心里才踏实。”
已经到了中午吃饭时间,经开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警员刘贤德依然在点位上忙碌着,他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对外来司乘人员进行查验登记,一身白色防护服的他,还真的有点像“瘦版大白”。
“觉得辛苦吗?”“舍小家为大家,苦点累点,没啥。”面对记者的问题,这个1997年出生的大男孩有些腼腆。他告诉记者,考虑到一线点位的辛苦,目前,每六天就会安排一次轮岗,而队员则是以“90后”为主的年轻干警。“穿着防护服总归有点不舒服,但是大伙的干劲始终比较高涨。”
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经开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吕传豹带着十多个年轻人,坚守在高速卡口的点位上。他的妻子是一名教师,平时工作也非常忙碌,四岁的孩子只能由岳父岳母帮忙带着。“忙起来,三四天看不到小孩是很正常的。”他说,有时候半夜到家,孩子已经睡着,第二天一大早出勤,孩子还没睡醒;但是看着熟睡的孩子,摸摸孩子肉嘟嘟的小手就让人非常安心。“他们好,我们的付出就值得。”说这话时,老吕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临近下午1时,记者驱车从华庄收费站经S19通锡高速抵达位于新吴区的硕放收费站,经过健康码、行程卡的查验和问询,仅等待了2分钟就快速通过道口。目前,该点位开放了三个道口,其中两个人工收费通道、一个ETC通道。每一个通道均配备两名查验人员、一组核酸检测人员,还有前置发放告知单的人员。
记者注意到,在查验时,道口人员会根据车辆人员情况分别贴上红色、粉红、黄色、绿色的标贴。“绿色标贴表示可以快速放行……”硕放城管中队队员袁小烨正忙着对外来车辆进行登记查验。3月13日以来,他就一直坚守在这里。白天车多的时候,8个小时一个班,除了吃饭喝水,就是不断地重复着扫码、查验、询问、登记。喝水的时候能够暂时取下口罩,长长地、畅快地呼吸几口没有口罩束缚的空气,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休息。
点位长、硕放街道党工委委员丁秉毅介绍,该点位目前投入的人员力量在每天83人次左右。本轮疫情以来,该点位通行车辆已超过28000辆,车流量大的时候,每天要对3000辆车进行信息查验。为了方便连续“作战”的同志们休息,他们不仅紧急调来了大衣和暖宝宝等防寒用品,还在休息室安放了行军床。
“身后就是‘家’,我们只有守住了‘大门’,家才更加安全。”在结束采访时,丁秉毅说,由于执勤,很多同事与家人聚少离多。“以后有机会的话,再补偿一下呗。”说着,袁小烨这个29岁的大小伙子憨厚地笑了。(徐兢辉 文/程纯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