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必需品特别是蔬菜瓜果的供应,事关民生、事关防疫大局。但一些不良商家乘机浑水摸鱼哄抬物价,既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加剧了社会恐慌情绪。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对近日查处的几起价格违法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开曝光,起到了警示作用,赢得了市民支持。
经过多方组织调配货源、加大供应量,目前无锡市场上蔬菜供应紧张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一些品种的价格也开始回落。但回想起前几日的“抢菜”大战,很多市民都记忆犹新。市民“抢菜”、囤菜,一方面是怕短期内货源供应不足买不到菜,另一方面是怕蔬菜一天一个价,索性就一次多买点。这种恐慌心理给了不法商家钻空子的机会,在成本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他们要么不明码标价随口乱涨价,要么标注的是低价卖的是高价。由于地铁、公交停运,一些离大型超市、农贸市场距离较远的市民,只能选择在小区附近的生鲜店、便利店、小型超市购买蔬菜,明知菜价涨了1倍、2倍,也只能咬牙买了。
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涨价却是分分钟的事,不法商家就是靠打时间差“赚快钱”,扰乱了市场秩序,加剧了市民的敏感心理和恐慌情绪。疫情具有复杂性、反复性特点,各级各部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需要做到保供和稳价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千方百计组织货源保供应,也要加大对农贸市场、商超和生鲜店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价格违法行为,让市民没有“一日三餐”之忧。在打击乱涨价行为上,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向社会公布主要瓜果蔬菜品种的批发价,也可以在每个板块招募一批价格监测员,及时掌握价格动态,快速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好市民切身利益。
(石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