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科技防疫重在便民

  新闻回放:这段时间,在广州南站等大湾区铁路枢纽,数百台智能防疫黑科技——“防疫卫士”已经上岗,乘客可以不掏手机亮码,刷身份证就能同时显示身份信息、健康码、体温等内容,2秒通关。据统计,“防疫卫士”投入使用以来,广州市内重点交通枢纽已通过智能健康防疫查验终端核验旅客总计129万人次,日均核验约3万人次,累计排查健康码异常5948人次。

  (据《广州日报》)

  快评:疫情期间,各式各样的防疫黑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拿广州南站等大湾区铁路枢纽“防疫卫士”来说,刷身份证核验健康码实现了智慧防疫,成功化解疫情期间因为扫码或者刷健康码而产生的人员扎堆问题。这一防疫黑科技不仅效率高,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够兼顾到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需求,让我们看到了疫情期间科技防疫的温情一面。

  科技防疫,不光是为了阻击疫情,也是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定健康。在大量科学扎实工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方便市民,在疫情环境下最大可能减少干扰,保证正常秩序,就是坚持人民至上。无锡地铁三阳广场站大东方商业街入口,一排外卖自助取餐柜近日开始试运行。“零接触取餐”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满足了疫情防控需要。杭州推行“弹性公交”的智慧交通系统,积极探索公交车辆车型动态化调整,确保线路车辆车型与线路客流更加匹配,在充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提高公交运营效率。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更多科学技术的介入,需要推出多种防控实招,需要全民抗疫的智慧和力量。

  疫情防控是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光要有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应该兼顾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一项新举措的落地,群众身处一线,有最真切的感受。新举措是否真正便民,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尤其是受到影响较大的困难群体的意见。事实上,群众意见最大、问题反映最多的地方,往往就是工作最需要加强的地方。充分收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优化流程,提高防疫效率。(王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