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警方周刊

江阴: “一窗综办”交出惠民建设新答卷

  2021年以来,江阴市公安局认真落实公安“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全面汇聚服务供给资源,努力探索提质路径,持续深化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建设,试点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公安“一窗综办”基层样板。自2021年6月,派出所“综窗”试点陆续开通以来,办件量总计达2.7万余件,主动为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39件,优质服务不仅擦亮了公安窗口靓丽底色,也让广大群众直呼“办事不用再愁”。

  一窗综办 把事儿办结在“家门口”

  2022年春节刚过,江阴市公安局徐霞客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接待了一位喜得千金的刘先生,他来为新生儿申报户口的同时,还顺便申领了出国护照、处理了交通违法。凭借一个窗口、一部机器,民警戴榕短短半个小时就为刘先生办结了三项业务,快捷的办事效率让刘先生十分意外:“真方便,省去了往城里跑半天冤枉路。”

  “以前要办理车驾管或者出入境业务,基本都需要去往市区,每次还要花好长时间排队等待,再加路上来回,要耽搁大半天,给边远镇街的群众带来诸多不便。”徐霞客派出所所长耿力表示,有了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群众只要走出自家门,就能一窗通办,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少费时、少花钱。

  “综窗”提供的便捷服务避免了群众办事“多头跑”的情况,便捷度、体验度大幅提升,窗口业务办件量、咨询量也随之提高。自2021年9月中旬以来,徐霞客派出所“综窗”日均办件量超30件,群众回访满意率达100%。

  下好“先手棋”、谋定“路线图”,方能耕好“试验田”。江阴公安将派出所“综窗”建设作为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在布局建设之初,即充分调研了江阴全市人口分布、镇街区位、辐射点面、群众办事需求、警力资源配置等各方面要素,通过科学踏勘论证,设置了要塞、申港、三房巷、徐霞客等8个派出所作为试点单位,下放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共36大项170小项高频服务事项办理权限,悉心打造设备完善、数据共享、快捷高效的派出所“综窗”,为群众送上“自助办、马上办、一窗办、一次办”的“家门口”式贴心服务。

  信息“跑路” 办事群众获得感满满

  “家门口”服务让群众少等快办得实惠,既离不开行政服务理念的提升,也离不开基础配置的支撑。江阴公安根据基层派出所整体结构、设施配备和窗口服务实际,科学规划、系统推进窗口建设,让“综窗”面貌呈现新亮点、服务质量展现新气象。

  2022年2月14日上午8点多,在江阴市公安局要塞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前,拿着还带着塑封机余温的新驾驶证的林先生分外欣喜。林先生是天鹤社区居民,因为最近收到车管所发来驾驶证有效期满需换证的信息,当天趁着去公司上班,顺路就来到要塞派出所“综窗”进行办理。仅仅20分钟,林先生就在“自助”状态下走完了原本需要约1个多小时的换证流程。

  各种自助智能设备的“助阵”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在高效便捷的办事流程中获得感激增。据江阴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就群众最为关心的驾驶证补换业务而言,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引入了“车管服务自助一体机”,有效解决驾驶证补换证业务中的瓶颈问题。该设备打通换证流程中必要的体检、拍照环节,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人证合一核验、传感器自动采集、体检过程影像化留存、医疗机构云端审核,群众在工作人员指引下,通过自助体检、自助拍照审核换证资格,随后便可通过线上支付领到当场制作完成的新证件。

  为满足群众各类办事需求,江阴市的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还配置了高拍仪、指纹仪等18种基础设备,出入境自助填表机、无违法犯罪记录查询机、交通违法处理机等多种自助设备使用率达90%以上,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工作机制极大地节约了窗口警力,提升了办事服务效率约40%。

  专业贴心 提档升级再添温情

  从“一门通办”到“一窗综办”,硬件、软件的建设需双管齐下。江阴公安围绕惠民利民主基调,不断完善拓展自身业务办理能力水平,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为群众送去专业温情的服务。

  “综窗”运行以来,各警种部门打破业务领域“各司其职”的限制,窗口工作人员也由“专职”转变为“多能”。结合“请进来”“走出去”模式,派出所“综窗”按需科学配置警力,定期至出入境、车管办证窗口进行跟班培训,警种部门挑选能手下沉窗口担任教员,对新增下放事项整理编发办理指南,实境操作教学、及时跟进监督,点对点、手把手开展全面指导,确保业务既“放得下”又“接得稳”。

  群众满意是检验“综窗”服务质效的“试金石”。江阴市周庄镇独居老人顾大爷患病多年行动不便,由于他身份证过期,在办理医疗报销时遇到了麻烦。2021年11月,江阴市公安局三房巷派出所“综窗”民警朱燕琳得知情况后,主动与顾大爷预约时间“上门办”。王大爷挂念的事得到解决,十分激动:“你们不仅解决了我的难题,也暖了我的心。”

  江阴公安把好为民服务“风向标”,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深入贯彻实施长三角区域跨省户口网上迁移、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省内通办”、疫情期间滞留国(境)外居民身份证委托换证等便民服务举措。同时开辟紧急业务“绿色通道”,创新推出“就近办、掌上办、容缺办、预约办、邮寄办”,通过部门联动、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将江阴“一件事”改革等民生服务工程延伸至群众身边,真正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实实在在体会到公安便民服务带来的细致关怀。 (杨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