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已逾百日。
这一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协定实施进展如何?为亚太区域合作带来哪些新机遇?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将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在此间正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与会嘉宾展开讨论。
生效逾百日,红利已初显。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30.4%。其中,与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速超过两位数。
这是一个多边受益的合作机制。《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2年度报告》指出,RCEP是首次囊括中日韩三大经济体的区域贸易协定,在中日、日韩之间首次建立自贸关系,标志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地缘冲突和世纪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会专家认为,RCEP的实施有利于重塑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应对外部冲击挑战。
“RCEP生效之后,全球供应链格局会产生调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表示,原产地累积规则必然会促使企业综合测算成本,在整个区域内形成更合理的分工体系,重塑供应链格局。
与会专家指出,企业要充分认识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的商业价值,积极扩大中间产品生产规模,同时把握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契机,积极将生产和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2年度报告》指出,RCEP成员方存在极大的产业互补优势,日本的金融、资本和技术优势,中韩的中高端制造业、新兴数字产业以及全产业链优势,东南亚地区的劳动力优势以及大洋洲地区的资源优势,能够汇聚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门类,覆盖从高端到低端的全产业链范畴。
在服务贸易领域实现较大程度开放,构建区域内制造业相关服务网络;首次在亚太区域内达成范围全面、水平较高的电子商务规则……RCEP将促进中国实现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更好地参与区域融合发展和一体化大市场建设。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表示,共赢合作是亚洲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有效提升了地区硬联通、软联通水平。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推动亚洲形成更加开放的大市场,促进亚洲共赢合作迈出新步伐。
从要素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不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蓄能。
更大的开放,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企业唯有借势而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说,无论是RCEP,还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都代表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倒逼企业积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不断锻造更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