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打造青年向往的“第一站”,无锡可以的

  □ 刘小兵

  就薪酬以及城市氛围、发展环境等而言,无锡对青年创业就业群体的吸引力与深圳、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相比有不小差距。如何围绕“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目标,吸引更多的青年“领军”人才、科技俊才、产业匠才、行业英才来无锡立业成家?可以从打造创业型城市名片、培植地方经济发展动能、同步推动城市功能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

  人才是第一资源,青年人才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更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青年友好型”或“青年发展型”城市,目的就在于优化人才策略,进一步“招青引智”,改善人口结构、释放人才红利。一直以来,我市把人才工作特别是青年人才工作,放在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位置,打造“无比爱才、锡望您来”的城市品牌,优化升级“太湖人才计划”,积极实施优秀青年人才“锡引”工程。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青年友好型、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学业、就业、创业、置业“四无忧计划”,引进大学生等海内外青年人才12万人以上,让无锡成为青年人才向往的“第一站”。

  毋庸讳言,就薪酬以及城市氛围、发展环境等而言,无锡对青年创业就业群体的吸引力与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相比有不小差距。相关现象表现有三: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行业高精尖人才难觅,即使校园招聘,问津者也较少;蓝领工人招工难、管理难,制造业企业“用工荒”成普遍现象,常规的社招渠道难以招到工人;付出大量精力或高额成本招来的人,有的不匹配,有的留不住。如何围绕“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目标,吸引更多的青年“领军”人才、科技俊才、产业匠才、行业英才来无锡立业成家?目前,我市已作出了系统的规划部署、推出了周密的落地举措。在此,笔者结合一些观察和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打造一张创业型城市名片。过去,很多城市频频喊出各类口号,以此彰显城市定位、为城市吆喝,但很多口号偏爱旅游型城市的品牌形象设计,后来逐渐有一些城市从突出创新创业的角度提升“辨识度”。比如,几年前成都市喊出城市新口号:“成都创业、创业都成”。作为长三角地区“宜居+科创”理想地,无锡有充足的理由和优势为吸引青年白领和蓝领人才打造一张响亮的名片,比如“创业无锡,青年有戏”。

  其次,聚力培植地方经济发展动能。现在招引青年人才,仅仅给物质待遇是不够的,他们更看重的是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因此,城市“抢人”,根本之策在于提升经济发展的动能,通过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制定精准产业政策、提供充裕的产业发展空间、“掐尖”引入头部企业,使地方的产业经济做大做强,这就等于“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让青年人才“近者悦、远者来”,在无锡干大事、能干事。

  再次,同步推动城市功能建设。我市针对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系统、细化到在学业、就业、创业、置业四方面实施“无忧计划”,从理念到操作层面十分科学,也对青年人才极尽诚意。一个城市不能太过物质、功利,不应只强调“宜业”,还应在创造“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视野下,重视和考虑原住民和新市民的宜居、宜学、宜游以及“宜育”需求,并为此配套构建客观、科学、引领性强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宜育”为例,要以“一小一老”为切入点,协力帮助年轻人解决育幼、养老护理等后顾之忧。

  此外,还要创造有利条件拓展青年国际视野。建设世界格局中的无锡,应该招引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一方面,要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交钥匙”绿色通道,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软硬环境。另一方面,要为在锡青年人才提供赴境内外发达“友城”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提升理念、规则、语言、文化、礼仪等全球化素养。

  (作者单位:无锡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