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下来的任务
还有不到3个月,新吴公安分局园区派出所民警董自伦就要退休了。看着单位里年轻民警高强度地持续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还要负责日常接处警、办案等工作,老董主动向所领导申请承包所里卡口值守任务,“我年纪最大,但也要冲在前面。”每次要站8个小时,所领导担心老董身体熬不住,“我是军人出身,身子骨硬着呢,保证完成任务!”
“请出示行程卡、健康码、核酸检测报告,车子停靠在右边。”每次执勤,全程穿着防护服、完成上百遍的查验,董自伦一个“累”字都没喊过。他最早是消防战士,今年恰好也是他从军、从警的第40个年头,“战斗员必须在一线,我一定会坚守岗位,直到警察生涯的最后一天。”
老黄牛的“拼”劲
哪里有需要,就向哪里集结!3月30日凌晨4时,锡山公安分局查桥派出所民警顾友芳赴省外办案后刚结束14天的监测隔离,就立即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奋战在防疫最前沿。从警37年,他是社区工作的“老黄牛”,用默默耕耘实践着使命必达。
面对辖区一轮轮全员核酸检测,年近六旬的顾友芳连续作战,从未缺席。同事们心疼他,让他多休息一会,顾友芳说:“核酸检测人多队伍长,一个点位都不能松懈,我们必须保证安全有序。”凭着多年的社区工作,居民都称呼他一声“老顾警官”。这声称呼,在这个“战场”上有了大用场。“你看六楼的老王一到做核酸就拖拖拉拉,我一出马,他不就来了嘛!”老顾一脸自豪地向身边的年轻民警传授着做群众工作的经验。
老同志也要尽自己一份力
疫情当前,今年59岁的梁溪公安分局山北派出所民警朱健,主动请缨参加所里流调溯源工作,他说:“现在防疫任务这么重,所里警力紧张,我这个老同志总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派出所的年轻民警被朱健的工作热情所打动,干劲更足。一整天上百个流调电话打下来,口干舌燥、嗓子冒烟是常态,有时遇到电话打不通,朱健还亲自上门开展核实工作,力求每条数据都核实见底。如今到了快退休的年纪,朱健还是和入警时那样执着,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着“责任田”,为从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站好最后一班岗
为筑牢疫情防控水域防线,年底就要退休的水上公安分局黄埠墩派出所老民警颜春洪仍冲在抗疫一线。
4月15日上午10时许,颜春洪日常巡查时,发现一艘货运拖轮停泊在蓉湖大桥附近岸边,立即上前询问,得知拖轮由江阴驶往浙江途经发生机械故障,被迫临时停靠该水域。他立即对船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查验,并详细解读本市防控政策,提醒做好个人防护,直到拖轮修好后启航才离开。“水域也是外防输入的重要战场之一,必须要严防死守,用实际行动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
坚守战“疫”一线
疫情当前,从警40年的滨湖公安分局荣巷派出所老民警王伟,毫不犹豫地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清铃”行动中,他十几个小时连续作战,严查来锡车辆,逐车、逐人做好登记;核酸采样点上,他热情对待每一位群众,耐心引导、热心解答……无论朝日初升还是星满夜空,疫情防控现场总能看到王伟的身影。4月16日,王伟接到辖区一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紧急求助,多名居民需要重新进行核酸采样。他立即联系沟通,协助工作人员对出行不便的老人、小孩上门进行采样。
老党员主动“请战”
“卡口值守、核酸检测点执勤、人员排查,我是老党员,我都可以顶上去!”坚守在惠山公安分局前洲派出所的老民警薛建伟,从警近40年,每到关键时刻,他总是迎难而上。
“请问,您‘门铃码’申领好了吗?”“请问,您什么时候开车到无锡的?麻烦配合登记一下。”薛建伟带头参与疫情防控各项行动,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他就一层层爬、一户户敲,入锡货车一辆辆查验、一个个登记。到了晚上双腿发软,薛建伟仍坚持工作。他觉得快退休了,能为公安工作、为群众多作贡献很值得,把他们这代人身上的意志力和拼劲展现出来。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你好,请提前扫‘门铃码’,出示给工作人员查验进站。”4月18日,交通治安分局博览中心站派出所民警毛澄高在地铁4号线丰润道站进站口,正耐心引导乘客扫码进站。还有一年便退休的毛澄高虽头发花白,担当却一分不减。
自战“疫”号角吹响,毛澄高除了参与站区疫情防控工作,还主动请缨,成为派出所流调专班成员之一。流调工作起步慢,他戴起老花镜,一遍遍地跟年轻民警学,看监控、记特征、寻轨迹,与同事并肩作战,他说:“流调任务事关重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不论是白天还是凌晨,只要有指令,毛澄高总能第一时间到达,认真细致地完成一次又一次流调任务,用坚守与奉献感染着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