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菁菁
鸿山街道东塘街村有一条3公里长的“初心路”,沿途布置了13个“党史学习主题景观”,党员们都乐意来此地走一走、看一看。四月天里,行走在这条路上,春风拂面、心情舒畅,不仅可以“沉浸式”学习党史,更能切身感受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
不忘来时路、奋斗正当时。过去一年,无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扣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党的建设年度考核在全省名列前茅。聚焦答好“讲政治”“促发展”“提质效”三道考题,我市实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初心执笔书写了新时代党的建设“高分卷”。
答好“讲政治”考题,服务“国之大者”
推动高质量发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答好“讲政治”考题,就必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将党建工作放到服务“国之大者”,(下转第3版)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上接第1版)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改善城乡环境、提高文明程度等各项工作,做到“民有所呼,党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强“根”铸“魂”,抓牢思想政治建设。过去一年,全市各级党组织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举办“梁溪大讲堂”、组建“理响无锡”宣讲大联盟等,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
上线“云党课”、VR参观纪念展馆,短、平、快推送让党史知识在指尖上活跃;全省首班党史学习教育地铁专列发车,让乘客于出行路上接受红色历史熏陶;在省内率先成立党史教育基地大联盟,创设10条体验教学推荐线路和21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立足本地实际,无锡创新开展“四学四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力见效。
以硬邦邦实招,办好沉甸甸实事。针对老旧小区管理水平低、公共设施维护不到位,我市通过推行“老小区·新管家”实事项目,帮助494个、1717万平方米“失管”小区实现日常化管理全覆盖,变“急难愁盼”为群众“顺心满意”。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无锡紧盯重点领域和群体,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208个,着力化解基层困难事、烦心事,不断扩大群众的“幸福拼图”。
“光荣在党72年,我由衷感到高兴与自豪。”去年,90岁高龄老党员崔万禄将多年积攒的100万元上交给党组织,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圆了长久以来的夙愿。坚守初心使命、凝聚奋进伟力,庆祝建党百年活动在锡城大地开展得有声有色。“光辉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无锡历史”主题展览、理论研讨会、“永远跟党走”歌咏文艺演出、“四史”教育电影党课、红色故事宣讲大赛等,充分激发出全社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答好“促发展”考题,激发组织活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如何让基层活起来、使基础实起来?只有千方百计答好“促发展”考题,才能更好推动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走进梁溪区南长街206号,红色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小小的“红色驿站”,涵盖了党员学习、办事服务、教育培训、联盟联谊、文化展示等多项功能。来到指导站的每一个人都能在“红剧场”“红书吧”“红课堂”等场景变化中润物细无声地接受“红色洗礼”。梁溪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南禅寺景区网红圈里的这一“红色充电场”人气越来越旺,激发了党建工作澎湃动力。据悉,到今年底,全市要建成这样的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200个。
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久之策、固本之举。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五大行动”:乡村振兴大学堂、小巷“治”慧大讲堂遍地开花;“红梅花香”党建品牌矩阵、太湖湾科创带党建联盟创新发展;党建文化广场公园、红色街区社区强势“出圈”;村(社区)“两委”圆满完成换届,“领头雁”“红色尖兵”蓬勃涌现……党的旗帜、党的形象在各领域各行业熠熠生辉。
构筑无锡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核心,既要夯实基层基础,还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我市坚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以市(县)乡换届工作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一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扛硬活、打硬仗的干部被予以重用,一批“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被推选出来,真正做到了在“赛马场”上选“千里马”、在实践实战中选“实干家”。
在干事创业中看担当、比创新、争领跑、赛奋斗。“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中,广大干部成立攻坚克难“突击队”,挂帅出征、冲在一线,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琢璞成玉“练兵场”上,后起之秀们深入国家部委、雄安新区、深圳、上海、世界500强企业等压担历练、淬火成钢。搭建“青干讲习所”,公开选调海内外青年人才,举办太湖人才峰会,引进智联招聘第二总部,建成“无锡院士小镇”……太湖畔、运河边,一幕幕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连绵不断精彩上演。
答好“提质效”考题,营造良好生态
马不离鞍、缰不松手。面对提升党建工作质效这道考题,我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推动作风建设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真怪了,这卡我从没用过,也不在我这儿。”村民朱金仙领取青苗补贴款时,发现自己多了张银行卡,收款记录多达21条,这让鸿山街道民政科原工作人员朱某侵占民生专项资金的违法行为浮出水面。以查办朱某案为突破口,市纪委监委深入剖析、举一反三,从去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民生专项资金清理整治,涉及69类、总额超过70亿元。整治成效显著,共立案101件,留置2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0份,并推动所有民生资金纳入系统一网监管。紧盯民生“钱袋子”,我市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活命钱、救命钱。
此外,我市还精细推进公共停车收费管理专项整治,推动住建、教育等部门围绕行业欠薪、物业管理、“助教助学金”管理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我们将继续聚焦民生领域,加强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分析、研判和查处,深化标本兼治,建立监督长效机制。”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以党旗为中心,画出“同心圆”。扬名街道朗诗社区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起网上人大代表联络站,让选民足不出户反映问题,加强代表与群众联系;云林街道新农丰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先后开展垃圾分类、安全生产、车辆违停、便民座椅增设等协商议事活动,助推一批群众身边事、紧要事协调解决;清名桥街道古运苑有少数民族居民百余人,通过打造“和园”文化广场、“和文化”主题雕塑、同心亭和同心路,不断增进民族团结与文化融合;“灵锡政法公共服务平台”研发上线,推出公安、检务、法务、司法“四大模块”共计100余项功能……人大、政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统战工作扎实有效,依法治市实践全面深化,我市民主法治建设在一系列创新实践中走深走实。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加压奋进、开拓创新,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无锡将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管党治党水平,奋力开创全市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