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太湖周刊

我的学艺生涯

  □谈兴海

  1960年,我被从上海招进无锡市沪剧团。原本我是要去艺术学校学习的,正巧剧团邀请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邵滨荪来指导排练沪剧《星星之火》,剧中缺少一位小演员——主角小珍子的哥哥“双喜”一角。邵老师发现了我就说,叫这位小朋友来饰演吧。一旁的老师说,他刚招进来。邵老师说,不要紧的,这位小朋友形象好,并叫老师多辅导指点我。就这样,我被“逼上梁山”。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终于完成了排练。当我第一次登上演出舞台时,心里紧张得难以形容。后来又赴上海、南京、镇江巡回演出,非常成功,获得观众好评。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更加地热爱沪剧事业。

  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对剧团采取自负盈亏的政策。剧团必须自己养活自己,因此,基本上每天都有演出任务,有时还要赴外地或周边农村演出。全体演职员工需要自带行李,一般是每人一卷被头铺盖和一只网线袋,网线袋里面放面盆、热水瓶、鞋子等日常生活用品。晚上集体睡在空仓库里,稻草往地上一铺就是床了,有时也会分批睡农民家中。记得有一次赴荡口演出,夜宿当地寺庙的大雄宝殿里,大家亲眼目睹了盘踞在大梁上的蛇吞吃老鼠的情景,可惜当时还没有手机,否则可以拍下这精彩的一幕了。

  晚上演出时,生产队向农民借来木板、柴油桶搭舞台,没有电灯就用汽油灯,条件好些的地方会用手扶拖拉机发电。村中的男女老少早早地吃罢晚饭,捎上长凳和小板凳就奔向露天广场观看演出,好一派热闹光景。表演结束后,夜色中的田野上,手电筒光明明暗暗,也有点灯笼照路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只萤火虫在闪烁,妙趣横生。我们则连夜拆台,整理布景、道具和服装箱,第二天一早搬运装船,奔赴下一个演出点。

  有时候我们需要连夜赶路,有些农村没有旱路可走,只能搭乘农用小船去下一个点。记得有一次在常熟董浜镇演出,正值大冷天,河里结冰,船行困难,我们年轻人就分批在船头砸冰,还有的在河岸上用绳子背纤,费了好大一番力气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负责接待的乡政府文化教员已经等候多时,他烧好热水,备足点心招待我们,非常热情。之前的一路艰辛就在这热情中被消解了。

  回顾小时学艺生涯,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但大家的心情都是愉悦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当装台布置舞台时,不论领导还是主角、配角,大家总是齐心协力一起上。演出时,剧团没有闲散人员,炊事员负责拉大幕,有时还要上台跑龙套。专职领导干部打幻灯字幕,出售节目单说明书。那时我们穿的练功裤是将报废的面粉布袋,经过拆洗染色,由服装管理阿姨亲手缝制的,既节约了经费,又省了布票券。

  回忆过去的学艺生涯,真是说不尽、道不完,虽然又苦又累,但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能够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将艺术成果播撒到各个角落作出一点贡献,我深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