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伟、邵文娟
减负工作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心和关注的焦点。作为基层学校,如何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深入剖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深刻领会“双减”政策精神,积极探索解决策略。
以质量评价“逼”变革
课堂是“减负提质”的主阵地,要减负,真减负,必须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让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落实紧密联合。为此,藕塘中心小学尝试“一查一保一探索”。
“一查”即查课程的落实情况。学校实行教学处、各级部“双监控、双查课”制度,加强随机推门听课、课堂常规巡查,确保开齐、开足、开好每一门课程。“一保”即保证学生在校充足的休息时间。学校杜绝拖堂现象,确保留足学生课余休息、大课间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并以强力推进的举措确保学生午休的时间。“一探索”即开展“整体+综合”学科教学实践模式的探索。通过学科课程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尝试通过综合性的、项目化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得高阶的学习体验。
以作业制度“追”效应
建立作业管理常态机制是本次“双减”的核心任务之一。学科教师利用校本教研时间定期开展作业专题研讨活动,统筹规划,体现作业管理“三优化”。
一是优化作业时间。建立作业时间管理“三级”监督机制。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统筹与协调当天作业总量。备课组长和教导处分别负责作业内容指导和作业批改、讲评情况的检查。学校督导室通过问卷、访谈等途径及时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对有问题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备课组及时改进作业内容和时间安排。
二是优化作业形式。常规性的作业内容力求思维性与趣味性的融合,实践性作业,如体育锻炼、劳动实践、艺术创作、整本书阅读等作业力求创新,除此之外,还需结合“整体+综合”进行学科课程基地实践探索,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
三是优化作业研讨。专门列出教研时间用于作业研讨,力求作业设计以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为基准,尊重个性差异。同时,倡导“下水作业”,教师提前把作业做一遍,了解作业难易程度、所需时间等,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建立作业档案,教师批阅作业后记录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思教学和调整方式,并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共享作业资源库。
以课后服务“护”成长
藕塘中心小学积极努力地尝试做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课后服务工作。
服务意识有深度。“为确有需求的家长、学生提供公益性服务”是课后服务的宗旨。课后服务开展前,学校以走访、信息交流等形式对学生家庭情况作整体了解。本学期课后服务率从上学期的53.8%上升到86%,课后服务有效缓解了家庭教育的部分困难。
服务质量有厚度。这主要体现在时间的分段安排、内容的分层设计和资源的整合利用等方面。首先,要合理安排时间,学校把课后服务的时间分为两个时间段。分层设计内容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出发,设计三个层次的服务内容,即常规性的作业自习,选择性的社团活动、独创性的项目研究或个性展示。其次,要用足学校资源,在课后服务阶段,全面开放各个活动场馆,包括少年农学院、少年书画院、少年军校拓展基地、农展馆、VR拓展空间等活动空间,由教师带领孩子们开展劳动实践、艺术分享等活动。
服务过程有温度。主要表现为教师积极承担,学生安心学习,全校老师都自愿加入服务队伍。家校无缝对接,家长放心工作。课后服务结束后与家长接送的无缝对接是确保学生安全的重要一环,藕塘中心小学做到带班老师、行政执勤、门卫管理岗到位;做到当天情况全知晓,学生全视域,家长全对接。
在推进“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背景下,藕塘中心小学多项并举,让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等方面均得到尊重和发展,以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为社会传递优质的教育理论,倡导健康的教育方式,更为全社会建立起和谐、平衡、高品质的教育生态作出应有的努力。
(作者系惠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