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纵横 发布厅

能源安全风险蔓延 粮食危机日益迫近

美“拱火”俄乌冲突 世界经济“很受伤”

  疫情阴霾未散,俄乌冲突迭起。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边向乌克兰输送武器,一边对俄罗斯挥舞制裁大棒,在粮食、能源、金融、制造等领域全方位围堵俄经济,俄乌谈判进程频繁受挫。

  分析人士认为,俄乌两国与不少国家经济依存度高,通过粮食、能源等领域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美国不断“拱火”,加剧地区冲突长期化风险。经历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旧伤未愈,其艰难复苏面临更多挑战甚至危机。

  能源出口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重点领域。对俄能源制裁不断加码且趋于长期化,给全球能源安全敲响警钟。

  首先,能源流通受限,供应混乱加剧世界尤其是欧洲经济运行压力。挪威吕斯塔德能源公司预测,如果俄罗斯停止交付,欧洲每年将产生1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

  其次,价格震荡攀升,能源通胀加剧全球经济民生冲击。不少机构预测,未来数年国际能源价格将维持高位。欧盟委员会预测,如果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出现严重中断,欧洲经济将陷入全面“滞胀”。

  俄乌冲突长期化,给粮食供应带来重大风险。考虑到俄乌两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权重,越来越多机构和媒体提及“粮食危机”,认为其全球冲击可能超出预期,危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严重阻断生产,挤压粮食产能。以“欧洲粮仓”乌克兰为例,俄乌冲突导致该国数月前播种的小麦无法收获,而冲突时刚播种的玉米和向日葵无法施肥。市场人士预计,乌克兰当季粮食可能减产超过50%。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化肥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13%。俄化肥出口因美方制裁受限,导致全球化肥价格大涨,巴西、美国等农业大国的农户被迫减少化肥用量,可能因此影响未来收成。

  二是干扰贸易流通,加剧粮食通胀。俄乌冲突扰乱港口运营,叠加西方制裁,让俄乌粮食出口严重受阻,助涨全球粮价。在一些欧洲国家,面粉、食用油、蔬菜罐头等生活必需品限量销售,过高的价格让部分中东民众一个月都吃不上肉。

  三是催生保护主义,供应缺口恶化。根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数据,俄乌冲突爆发后,截至4月底,推行粮食出口管制措施的国家已增至23个。4月和5月,全球最大棕榈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和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分别宣布暂停出口棕榈油和小麦。

  粮食和能源关乎国计民生,其双重冲击带来的社会风险不容小觑。

  受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南亚国家斯里兰卡3月爆发经济危机。

  非洲情况也不容乐观。俄乌冲突加剧了整个非洲的粮食、能源和金融“三重危机”,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社会动荡。

  即便是相对富裕的欧洲,民生危机演变成社会问题的风险同样存在。为抗议燃油价格上涨,西班牙巴塞罗那出租车司机行业协会和西班牙卡车司机工会分别组织游行和罢工,一度造成当地商品和原材料供应中断。

  国际组织和机构近几个月纷纷下调全球经济、贸易增速预期等关键指标。国际观察人士认为,美国推动对俄制裁、“拱火”俄乌紧张局势正让世界埋单。

  (据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上图 5月24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行人经过一家外汇兑换点。俄罗斯财政部网站23日发布消息说,将俄罗斯出口所得外汇收入强制结汇为卢布的比例从80%下调至50%。(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