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芬
如今几十层的住宅高楼随处可见。其实,电梯一晃到家门,住在几楼已无所谓。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住在没有电梯的五楼,感觉也蛮不错的。大热天没有顶楼的炙热感,黄梅天没有底层的潮湿感。90年代末搬来了现在的小区,选择的是多层的二楼,一住已经20多年。
退休几年了,已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老年人,我深知爬楼梯宜少不宜多。骨科医生有一句话:“膝关节要节约点用”,我一直铭记在心。现在的我,登山频率明显下降,外出买菜或借书都带着一辆小小的拉杆车。它,成为我加入老年人队伍的标配之一。的确,有小拉杆车省力不少。
今年元宵节后,我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静心看看书,喝喝茶,弹弹琴,更切身地体会到住在二楼,特别适合我。
家住二楼,满眼绿色。我所在小区的住户,窗户基本上没有安装铁栅栏。推开窗,满眼的绿色涌到眼前。春天是新绿,转眼是翠绿;一棵白玉兰看着含苞待放,没两天已绽放数千朵花儿。满树白色,这么壮观,就是在公园里也不多见。我站在阳台上,正好静静地赏花。在晨起后的清新空气里,问声早上好;在夜晚的路灯旁,白玉兰又是另一种意境。
家住二楼,听雨打芭蕉。窗前的这棵芭蕉树,20多年前刚搬来时,它才只有一人多高。如今在窗口,触手可及。清晨开窗,芭蕉叶在微风中丝丝摆动,似向我问候。刮大风时,关上窗透过玻璃,见到的是芭蕉叶在舞蹈。
然而我更喜欢欣赏的是雨中的芭蕉叶。雨滴滴答答落在芭蕉叶上,雨珠层层滚落。用心静听落在芭蕉叶上雨声,是有韵律的。经雨水的洗礼,芭蕉叶清亮翠绿。珍珠般的雨滴,在绿色的舞台上停留着,凝聚着,滚动着。像个调皮的小孩儿,不一会儿,依依不舍地滑落大地,融入根的怀抱。
雨歇了,空气格外清新。小鸟来了,上蹿下跳,太惹人喜爱了。有一次一只小鸟直接飞进了我家客厅。我任它在家里自由飞翔,但没多久它就飞回了大自然的怀抱。家里的空间,可能对它来说,太不自在了。
家住二楼,傍晚时分,在北阳台上看仙蠡桥下阳光映在水面的波光粼粼,闪烁到耀眼,虽然有高大树木的遮挡但缝隙中透出的金光银线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偶尔能看到船只经过,恍惚间好像进入了《渔舟唱晚》的境界。
家住二楼,中秋前后闻花香。窗外几棵桂花树,是花好月圆的馈赠。寻着淡淡的香,便知八月桂花绽放的好时节来到,桂花香是我特别喜闻的香味,打开窗,充盈着家里的空间,沁人心脾。
秋天,数株银杏树带我走进金黄色的世界,我痴痴地站在阳台上,凝望银杏叶的美丽,享受太阳照射下银杏叶碎光中的宁静,欣赏银杏叶从树梢到“满地尽带黄金甲”的过程。
家住二楼,犹如把公园当邻居,将绿色作陪伴。见得到花开,闻得进花香。听鸟鸣,观雨丝,赏银杏。
手捧一本心怡的书,眼睛累了,转向窗外,满眼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