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为“人人皆可慈善”开辟更多通道

  □ 杨伟松

  在疫情持续冲击、国际环境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大等多重因素叠加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慈善力量的参与,发挥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现实中,对于困难群体的帮扶,政府的财政性资金更多地发挥着“兜底保障”功能,而且即便是最完善的政策、最成熟的市场,一定还有政府和市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正是慈善力量可以发力的地方,既可以“雪中送炭”,也可以“锦上添花”。当然,如何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健全组织制度、提高公开透明度、加大激励反馈、加强监督管理等,都是需要积极探索的课题。唯有相关各方形成合力,高位谋划,合力推动,慈善事业才能不断迈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推动慈善网络化建设,探索慈善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无锡模式,前不久我市举办了“无锡善捐”网络公益平台启动仪式暨首批网捐项目发布仪式。这是省内领先的以城市为单位的网络联合劝募平台,致力于为优秀的公益机构、公益项目筹款、活动发布、捐赠人管理等提供便捷完善的解决方案,打造成为智慧慈善、透明慈善,进而引领全民慈善,做到“人人皆可慈善”。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不少人为自己中意的项目献上爱心,一元、两元不嫌少,三千、五千不嫌多。

  其实,就无锡而言,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源远流长。回望百年历史,以民族工商业企业家为主体的民间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力曾经闻名全国。据记载,荣德生与兄长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先后兴办了多所学校,建造了大公桥、宝善桥等57座桥梁;华氏推出助学义庄,广纳学子;唐氏出资疏浚河渠,尝试“工场生活学校化”;杨氏捐助公共消防,修建公益养病场所;薛氏创办“自治实验乡”,倡导农村科普。及至当代,更有一大批爱心企业、慈善组织,发挥各自所长力所能及“助困、助医、助学、助残、助老”,有的用自产的水果慰问敬老院的老人、福利院的孩子,有的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送上爱心年夜饭,有的为疫情防控、重大灾害捐钱捐物等,让锡城的公益慈善传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市梁溪区的一些街道,在主干道两侧设立了宣传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一些企业和个人的善行义举,让更多企业和个人看到了慈善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加深了人们对慈善的理解,弘扬了慈善文化。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在消除了绝对贫困的基础上,我们开启了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但是,在疫情持续冲击、国际环境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大等多重因素叠加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慈善力量的参与,发挥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现实中,对于困难群体的帮扶,政府的财政性资金更多地发挥着“兜底保障”功能,而且即便是最完善的政策、最成熟的市场,一定还有政府和市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正是慈善力量可以发力的地方,既可以“雪中送炭”,也可以“锦上添花”。当然,如何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健全组织制度、提高公开透明度、加大激励反馈、加强监督管理等,都是需要积极探索的课题。唯有相关各方形成合力,高位谋划,合力推动,慈善事业才能不断迈上新台阶。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现实中,可以发现,大凡能够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无不与公益慈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发展的受益者,我们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工作学习生活等,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企业亦然。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应主动承担在“第三次分配”中的社会责任,先富帮后富,助力整个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如此,当社会整体实现共同富裕后,社会治理结构更加稳定,国民消费能力和需求持续提升。对于个人来讲,奉献了爱心,帮助了他人,快乐的是自己,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企业文化会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推动企业走上良性循环道路。

  (作者单位:无锡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