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拓展了案件管辖范围

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昨日,无锡知识产权法庭揭牌成立。据悉,该法庭的设立,能够加强无锡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不仅为当事人诉讼带来便利、降低维权成本,还能提升无锡地区知识产权整体保护效能,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再增法治力量。

  新变化

  拓展案件管辖范围

  先前,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和五个基层法院设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如今又新设了知识产权法庭,司法审判将会有什么新变化?据悉,知识产权审判庭并不拥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权,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需要去苏州知识产权法庭立案审理。

  无锡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拓展了案件管辖的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市中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案件范围为发生在无锡市辖区内的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的权属、侵权纠纷、垄断纠纷以及涉驰名商标认定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发生在无锡市辖区内,上述范围以外的诉讼标的额为500万元以上,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以及涉及国务院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海关行政行为的第一审知识产权行政案件;不服无锡市辖区内有管辖权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上诉案件;其他依据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定应当由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

  “这不仅为诉讼当事人带来便利,也对无锡推动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治水平和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大促进意义。”市中院知识产权庭庭长陆超说。

  新目标

  省内一流全国领先

  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是在无锡构建完整、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布局点,也是司法保护为主导的保护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助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为无锡建设成为创新高地保驾护航进程中,知识产权法庭将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据悉,知识产权保护是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司法保护的同向发力,形成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无锡法院将以知识产权法庭的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法庭作为专门审判机构的优势,努力打造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法庭,为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市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知识产权全方位保护,无锡法院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和保障作用,加大司法惩处力度,落实“严保护”政策;推进技术调查人才库建设,推行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追求“强保护”效果;同时用活巡回法庭、物联网司法研究中心等“法庭外”场所,不断增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构建“大保护”格局。

  新力量

  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

  知识产权法庭的成立,既是挑战、也是契机。“法庭的成立对知识产权法官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无锡法院也会以此为契机加强知识产权法官专业化培养和队伍建设。”陆超介绍,无锡知识产权法庭将以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原有人员为基础组建,拟组建2-3个以资深法官为核心、各有方向侧重的专业化审判团队。其中,主审法官从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经验丰富、办案能力突出、法律功底扎实的审判人员中严格选任,平均审判工作经历在8年以上,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此外,法庭考虑配置有工科教育背景的法官助理或书记员参与审判辅助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做好以后“法律+技术”结合型审判人才梯队建设。无锡法院还将汲取省内在先成立的知产法庭的成功经验,在合适的时候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加大技术事实查明的准确性,推动技术类知产案件审判质效的提升。(张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