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区域新闻

获评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

滨湖“社区矫正”拓展网络新阵地

  去年以来,滨湖区司法局积极创新社区矫正管理模式,通过拓展网络新阵地,不断丰富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方式,提高社区矫正监管效率。近日,滨湖区获评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

  ◆“微管理”全覆盖

  “请你发一段现在在社区劳动的视频,谢谢!”近日,马山司法所工作人员对矫正对象李某提出要求。李某接到信息后,立即拍了一段视频发送给社区矫正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通过视频里的标志性建筑,可以实时了解李某所处方位以及劳动情况。

  “打开手机,连上网络,就可以在社区矫正微信群里看到各类法律法规、就业信息、节日问候等内容。”如今,滨湖区168名社区矫正对象,可以随时接收到来自司法机关管理人员推送的信息。据区司法局矫正管理科负责人葛向阳介绍,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管理类别的矫正对象,荣巷司法所分别建立了微信群,不仅节省了日常监管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日定位、周闻声、月见面”管理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矫正对象监管属性不同,采取社区矫正对象自主上报、工作人员抽查、系统随机抽查等多种形式,灵活地对矫正对象进行抽查,有效防范了脱管和漏管现象。

  ◆“微教育”显成效

  “社区矫正法明确了哪几种情形可以使用电子定位装置?社区矫正对象什么情况下可以请假外出?”日前,荣巷司法所利用微信视频功能,组织辖区28名矫正对象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法治教育课。课前,授课人员进行了网上点名,强调了课堂纪律;课中,全体矫正对象认真听讲,交流互动积极踊跃。“疫情期间,在家里既上了课,又避免了疫情的接触性传播,荣巷司法所工作人员真用心啊。”一名矫正对象在听完课后,深有感触地对家人说。

  “‘微课堂’平台已成为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实现精准教育矫正的重要抓手。” 所长潘晨炜介绍说,针对疫情期间防疫要求,该所“化整为零”,通过开展分批次教育、微信视频网上教育等多种方式,确保了法治教育如常开展,并有10名矫正对象主动报名成为了抗疫志愿者。

  ◆“微帮扶”暖人心

  “曾经触犯过法律这根红线,是政府和社会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可以通过社区矫正改正自己。现在国家有难,我不能像那些救援人员一样奔赴河南,参与救助,但我也想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矫正对象蒋某看到微信群里发的有关河南省郑州市连降罕见特大暴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消息后,主动联系蠡园司法所,打听有关捐款的具体事宜。在蠡园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他前往滨湖区慈善总会,为灾区群众捐款3000元。

  “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要求,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不定期在社区矫正微信群里推送有针对性的普法知识、公益活动、用工需求信息等,搭建网上帮扶平台。”区司法局相关领导表示,通过“微帮扶”,一方面增强服刑人员的守法意识,预防和降低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推送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信息,增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人文关怀。去年,该局爱心帮扶困难家庭26户,走访慰问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7名。

  (邓力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