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什么经济最有“钱景”?数字经济无疑要拔头筹。
据测算,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数字技术不仅让人们的工作生活更便利,让城市治理更高效,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为城市经济规模的提升增添更宽广的赛道。
数字经济要提速,从技术的研发到产品的应用,都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这也是企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宝贵机遇。无锡拥有工业企业8万多家,为数字技术应用提供了庞大的客户群。如果能分行业、分类别对这些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所迸发出的能量将是巨大的。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智能化改造上还存有不少顾虑,等待观望者比较多。
中小企业为何对智能化改造不太“感冒”?原因比较多。比如:相较于“财大气粗”的大企业,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有限。一些改造项目动辄要投入几十万元、上百万元,还要有相应的人员进行后续维护,对中小企业而言难免“不堪重负”;很多小企业都是给大企业做配套加工的,订单量大的时候宁愿付加班费让员工加班加点赶工,也不愿投一笔钱去进行智能化改造。这种做法长远来看其实存在着很多变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荒已从季节性难题演变为常年性难题,未来青壮年产业工人会更加紧缺,随用随招不是件容易的事。还要考虑一些特殊因素,比如遇到突发疫情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大量员工被要求留在所居住社区,必定影响订单交付。今年无锡遭遇了多轮疫情,一些智能化改造较早的企业就尝到了“甜头”,车间内生产线如往常一样运转,有效对冲了疫情所带来的干扰。
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对中小企业而言,如果能有一些“短平快”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投入相对少又能在短时间内见效,相信更能激发它们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可以细分应用场景库,为中小企业订制个性化转型方案,从简单易上手的应用切入,让企业尽早尝到转型的“甜头”。以一些日常消费品加工企业为例,将企业的库存原材料、设计方案、生产线等上云,提升企业个性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以前接单要100件起步,现在十位数、个位数的单都能接,无疑会大大增加客户量提高产量,企业的效益自然水涨船高。再辅之以“免费诊断+投入补助+贷款贴息”等配套政策,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就会更有底气和动力。
推动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还要加强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相关部门可组织一些中小企业到行业内转型比较成功的企业参观学习,实地了解转型的过程,还可以鼓励转型成功的企业和尚未转型的企业进行结对,手把手带动更多企业加入转型行列。
“智改数转”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对无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个板块来说,要多研发一些管用好用的政策,引导激励中小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以企业的“转”带动产业的“强”,进而打造更多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石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