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民族工商业代表人物、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荣德生先生逝世70周年。7月25日,荣德生先生追思纪念活动在荣耀花园里的荣德生旧居举行,由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拍摄的《盛世·一起向未来》专题资料片于当天首映,荣德生的口述遗嘱首度公开面世,生动展现了荣德生及其家族的发展历程,饱含一位无锡老人的家国情怀。
■一种精神传承
重温百年历史,赓续工商精神。“弘扬以荣德生先生为代表的百年锡商精神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慧芬说,基金会以荣氏旧居为载体,让更多人了解、知道荣氏所代表的锡商精神,激励当代企业家担当实干、奋斗进取。无锡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汤可可告诉记者,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是市场经济中的关键和特殊人才,“荣德生先生在创业道路上敢为人先,特别是他艰苦奋斗、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积极开拓的进取精神,以及颇具智慧的远见卓识,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而这种企业家精神,是可以照亮当代企业家思想和行动的一道光辉。”
无锡各界共同缅怀这位中国民族工商业巨子的传奇一生,细述荣氏家族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用历史启迪现实。“荣德生一生务实创业、实业报国,在无锡、上海等地创办了许多企业,为我国民族工商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办学校、建公园、修桥修路,造福桑梓,回报社会。”“在他的精神感召下,荣氏第二代、第三代实业家,继承和发扬了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人们追忆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
历史的传承需要载体。近年来,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围绕省级文保单位荣德生旧居,开展了大量的史料发掘、整理、梳理和论证工作,先后拍摄了《向西、向西——荣氏企业西迁记》《荣德生1949:光明抉择》《盛世·一起向未来》三部文史资料片。其中,《荣德生1949:光明抉择》讲述了荣德生在历史重要转折点,做出“坚定跟党走”义举的心路历程,该片邀请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先生担任讲述人,由无锡名人讲述无锡名人故居的故事,充分放大名人及名人故居效应。
■一份口述遗嘱
活动当天首映的专题片《盛世·一起向未来》从荣德生临终前留下的一份遗嘱讲起,讲述旧居及陈列展品的故事,突出体现了荣氏后人谨遵先辈遗训,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热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家国情怀。王慧芬介绍,荣德生旧居珍藏的一封荣德生遗嘱,是1952年7月25日荣德生弥留之时,在旧居书房口述、由荣德生七子荣鸿仁敬录的。7月29日,荣德生与世长辞后,《苏南日报》《晓报》等刊登讣告,特别提及荣德生在遗嘱中关照儿子们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
记者在旧居看到,荣德生口述遗嘱陈列在展柜内,时隔70年,仍保存完好,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字体隽秀。这是一张长62厘米、宽35厘米的竖式信笺,竖书9行共191字。遗嘱回顾了荣德生六十余年艰苦创业、实业救国,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数度濒临绝境,深刻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而做出光明抉择的人生历程。
荣德生企业文化研究会的专家表示,在亲身经历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的摧残和迫害后,荣德生爱国、爱乡、爱民,实业救国、发展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初心更为坚定。1949年荣德生果断决定留在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共迎新中国的诞生。他在遗嘱中深情述说“幸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革命胜利”“国家繁荣富强指日可期”,充分表达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一项担当使命
这份遗嘱是荣德生留给荣氏后人的一份精神遗产,也是留给众人的一笔宝贵财富。遗嘱是传承,是叮嘱,更是一项使命担当的延续。以荣毅仁、荣智健为代表的荣氏后人,继承遗嘱精神,成为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典范,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壮大。与此同时,荣氏后人承续荣德生的家国情怀,在商言儒,热心社会事业,捐赠江南大学图书馆、捐建未来食品中心、捐修无锡文风塔“龙光塔”、实施提升梅园梅花品质工程。荣氏家族“敢为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精神,不仅书写了无锡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也为未来无锡发展植入了优秀基因。
名人故居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阵地,也是鉴照当下的所在。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在加强荣德生旧居的保护利用的同时,不断创新文化推广方式。由基金会编辑制作的数字文化伴手礼“故居带回家,励志伴我行”荣德生旧居历史故事短视频上线发布,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品读建筑、名人传奇、励志故事,让更多人“走进”荣德生旧居的前世今生。纪念活动当天,荣德生旧居挂牌为“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德生旧居将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动态的展陈形式,常态化对外开放。
纪念活动由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联合举办。
(张月、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