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昨日市水利局抗旱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旱情初步显现,市区、宜兴和江阴已分别达气象干旱重度、中度和轻度等级。我市“闻旱而动”,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防范应对。至18日,通过引江济太工程和沿江闸泵引水,共引入长江水15.67亿立方米,出动抗旱人员2509人,64.4万亩农田完成抗旱灌溉,有力保障了全市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今年汛期,我市降雨量较常年明显偏少,为30年来同期最枯年份。至8月18日,汛期面雨量27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8.6%;梅雨量仅为常年的三成。受降雨极端偏少和持续高温蒸发影响,我市河湖库水位下降明显。8月18日太湖水位3.07米,较常年同期(3.49米)低0.42米,为近20年同期最低。京杭运河水位最低降至3.35米,正常偏低。宜兴19座水库蓄水量为2568万立方米,不到常年四成。
高温少雨导致我市部分地区发生旱情。全市生活生产用水量大幅增加,其中市区8月17日最高日供水量170.02万吨,宜兴市自来水日取用水量最高达46.20万吨,均为历史新高。部分山丘区经济作物灌溉水源不足,宜兴3000亩茶叶出现上部叶片缺水枯萎现象,惠山1.07万亩果树出现萎蔫症状。
强化水量调度,为我市“解渴”。针对旱情,8月12日起,望虞河夏季引江济太工程入湖流量增加至每秒100立方米。至8月18日,本轮引江济太共引长江水4.36亿立方米,望亭枢纽入湖2.14亿立方米。另一方面,江阴沿江闸泵联合运行,开足马力,日引江水量最高达1800万立方米,全力提升河网水资源量。
经省水利厅协调,8月4日起启用沿江上游谏壁抽水站、九曲河枢纽泵站引水,宜兴西氿水源地水资源得到补充。受益于水量调度优化,城市防洪运东大包围畅流活水得以加强,累计调水1.51亿立方米,改善了城区水环境。
多措并举保障灌溉用水。针对高温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加的情况,我市积极调度泵站、水闸等水利工程,使灌区“多引、多提、多调”,保障农作物灌溉用水到田、到户。我市组建了水利抗旱突击先锋队深入基层抗旱一线,通过开展应急清淤、筑坝翻水和架设临时机泵等应急措施,帮助受旱地区群众打通抗旱灌溉“最后一公里”。至18日,全市共出动抗旱人员2509人,投入泵站2189座、机动抗旱设备205台、机动运水车辆2辆,初步投入抗旱资金524.2万元。
市水利局副局长金雪林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以晴热天气为主,抗旱形势不容乐观。市水利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旱情变化,加强科学调度,合理控制河湖库水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督促各地各部门统筹生活、生产、航运、生态等用水需求,提高用水效率。在做好高温抗旱的同时,随时警惕旱涝急转,做好局地强对流可能带来的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朱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