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给学生们的暑假增添了许多精彩。前不久,江苏省天一中学足球队捧回了2022年“梁溪杯”第八届无锡市高中生足球联赛的冠军。站在领奖台上,队员们手捧金灿灿的冠军奖杯,晒黑的笑脸上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活力。8月22日,记者采访这群足球男孩了解到,他们在夺冠之路上,获得了学校强有力的支持。
这群男孩捧回了冠军奖杯
获得冠军,对天一中学足球队的23个男孩来说,给他们的青春留下了一道美好的印记。
足球队中有一批队员,是最后一次以天一中学的名义拼搏,窦煦就是其中之一。他介绍,自己平时就喜欢踢球,练习不辍,高三才正式入选校队。体育教师陆磊也是这支足球队教练,十分肯定窦煦进步的速度:“窦煦加入足球队后的进步非常大,他体能很强悍,这个暑假在足球赛中为天一中学立下了汗马功劳。”
原高二(4)班的余立垚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踢足球了。他介绍,小学期间遇到了一位很好的教练,让他一直对足球保持热爱。进入天一中学后,他凭着出色的能力当选了学校足球队队长,成为这支足球队的主心骨,带领队伍踢了20多场比赛,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期间还是比赛时,余立垚向队员们倾囊相授包括站位、体能训练等方面,帮助他们提升球感和球商从而提升球队整体水平。
余立垚认为,这次天一中学能在10支高中球队中连赢七场最终夺冠,是对他们球队实力最好的证明。本次比赛中的金球奖、射手王、金手套奖均被天一中学足球队获得,分别颁给了余立垚、徐子凌和刘过。
陆磊介绍,天一中学曾获评“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足球队的水平就是在一次次校内以及校际联赛中逐步得到提升的。
酷暑中他们在绿茵场上奔跑
无论神速的进步,还是捧回的冠军,背后是这群队员们为心中热爱的运动,坚持不懈的训练。
窦煦告诉记者,高三年级他没有浪费一节体育课,坚持在课上练习体能和足球技巧,晚自习结束后常到操场上跑上5圈。疫情期间,队员们在教练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觉在家训练技巧和体能。“我们赛前开展适应训练,每天从下午2点半到5点至少练了15天。天气非常热,大家上场没一会儿衣服就能挤出水来,很快又被太阳晒干,不过再热我们都能保证训练强度,都坚持下来了。”余立垚说。这群大男孩对晒黑毫不在意,见了面还会就肤色互相打趣。
“文武双全”是众人对这支足球队的评价。窦煦介绍,近两年来,一批足球队员录取了理想的高校。比如今年毕业的队员中,李子桐考取了清华大学,吴昀泽考取了北京大学,他被南京大学录取,还有一些队友被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华东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录取。
被问及锻炼强健的体魄与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如何兼顾时,窦煦这样回答:“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爱好,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和活动时间,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有益身心健康。”
健康第一,学校提供最强支持
这群高中生能坚持心中所爱,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
体育教育一直以来是天一中学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探索指向“培养积极生活者”的天一特色的体育课程,整体设计、搭建的运动与健康基地和体育课程体系,则为学生终身健康、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
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兴趣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比如2020年江苏省体育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帆船运动试点基地在天一中学揭牌。依托校内的映天湖,配备了国家级教练,帆船课作为高品质课程之一落户该校。再如2021年10月,江苏省首片室内红土网球场、江苏省天一网球训练基地启用,高质量的网球课程随即开设。还有诸如舞龙舞狮、水中健美操、射箭等一系列精彩的校本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学习。“我们坚持在体育课程里将体育核心素养与积极生活者的品质融合,依托运动设施齐全的运动与健康课程基地以及‘2—3—4’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身心健康的积极生活者。”副校长陆锋磊解释,学校每周设两节常规体育课,3次体育活动课以及周末4小时的自选活动时间。去年天一中学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在体育课程中增设了“笃行课”,共设置网球、羽毛球等15个项目,每周两节课连上,目的是组织校内联赛,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赛事各环节中,提升体育素养,获得全面发展。学生运动队通过俱乐部模式的学习、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动起来,还能让每个毕业生带走2-3项有一定水平的运动技能。
“天一中学的学生,把为祖国健康工作40年作为使命,毕业前都能掌握1-3项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习惯,锻炼出好身体。”陆锋磊说。(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