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非凡十年 江阴

江阴高新区向着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国际化园区迈进

  走进江阴高新区,企业林立、配套完善,中信特钢、长电科技、天江药业……一批批行业辐射能力强、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在这里聚集“抢滩”,形成了以新材料为特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为支撑,新能源为战略的“1+3+1”现代制造业体系,也成为了江阴招商引资的“排头兵”和“主阵地”。

  面向未来、攀高逐新。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江阴高新区建区30周年,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江阴高新区正树立勇于革新的非常之志、研发敢于突破的非常之举、推行大刀阔斧的非常之策,推动全区朝着“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国际化园区”的方向,意气风发地迈进下一个十年!

  “稳”中求“进” 锚定竞争力国内一流

  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是今夏江阴高新区最美的风景!美德丰中国研发与销售总部等项目建设现场,1号办公楼主体已封顶;谷田动力电池铝塑膜(征地一期)项目正进行外立面施工,佰澳达益生菌研发及生产项目正式封顶……据悉,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紧盯项目“五率”,风和、佩尔2个省级重大项目、22个无锡市重大项目全面开工,40个江阴市重大项目开工32个,在“双统筹”中交出了“难中有为、稳中有进”的“期中答卷”。

  重大项目建设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突破点。锚定园区影响力、竞争力“国内一流”,江阴高新区克服疫情“进不来、出不去”不利影响,创新招商方式,签约超亿元项目19个,其中超100亿元项目1个、超50亿元项目1个、超10亿元项目4个;备案超亿元项目12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今年以来,长电微电子、佰澳达等10个项目开工,其中,长电微电子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

  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滚滚热潮,江阴高新区正在项目招引提质、建设提速、投产提效上发力,聚焦“1+3+1”现代产业体系,编制产业链图谱、投资地图、招商地图“三张图”,聚焦土地、环保、融资、用工等要素制约,完善土地利用、环保容量、综合能耗“三张表”,确保圣邦微电子等10个项目三季度开工,联合存储等项目年内开工,佰澳达、美德丰、阳光医卫二期等10个项目年内投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亿元、到位外资4亿美元。

  抓发展,关键在于稳企业。江阴高新区把服务企业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发挥好144名驻企督导员“一对一”服务优势,推动各级各类助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上半年,通过供应链金融、转贷基金为250家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40亿元,进出口总额45.67亿美元、增长10.5%,到位注册外资3.26亿美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国家高新区排名前进11位、至全国第45位。

  “内”“外”并重,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内”是内因、是根本,“外”是外因、是资源。江阴高新区的国际化步伐既靠内生动力的驱动,也靠外源活力的激发。

  刀刃向内,是为了打造更具特色、更有优势的营商环境。马凯博士团队是园区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其参加项目益生菌研发落地后,目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计划未来三年内进入资本市场。企业壮大的背后,园区的服务从未缺席。项目孵化器的800平方米创新创业载体,企业成长期的2000万元天使种子基金,产业化后期的绿色通道、“拿地即开工”等系列创新服务,都印证着园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

  对外借梯登高,以更主动的姿态深耕长三角、拥抱大湾区。江阴高新区还抢抓上海、深圳等先发地区产业转移、资本外溢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培育总部经济,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布局了5大“科创飞地”,在美国、德国、瑞典设立了3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大力链接创新资源、承接产业溢出,聚各方资源“为我所用”,在开放合作中发展壮大自己。今年7月,园区接连落地了广州的刘良院士中药创新研究院、深圳的航天卫星物联网研究院2个研究院,架起了长三角与粤港澳无缝沟通的桥梁,推动前沿科创资源与雄厚产业基础深度衔接。

  加快招引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人才,当前,江阴高新区正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持续完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持续提升“最多跑一次”“拿地即开工”“领证即开工”等行政审批效能,坚持开放思维,对标国际标准,强化国际接轨,引进国际化配套设施,加快共建国别合作的产业转化园区、区校合作的技术转化平台,全面融入国际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加快提升经济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水平,让开放成为高新区最显著的标识,向“三年跻身全国高新区40强、十年再造一个高新区”的目标奋进。

  破“旧”立“新”,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

  硕果频结的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江阴高新区十年发展的最佳诠释。就拿陈育新博士团队创办的普莱医药来说,10年前,江阴高新区主动研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势,积极谋划布局,引进了这家国际抗菌肽医药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10年后,普莱在园区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打了个通关”,目前已经成长为估值近20亿元的潜在独角兽企业。像普莱这样的生物医药企业,江阴高新区已集聚了160余家。

  加快打造创新型产业、生态、园区,江阴高新区正瞄准时代大潮、抢抓发展风口,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盯“科创江阴”建设各项目标任务,江阴高新区已建成科创载体150万平方米,其中诺奖得主研究院6家、国家级研发机构10家,未来三年还将扩容科创载体百万平方米,启动建设哈工大未来技术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基地等,年内投用科创载体12万平方米以上,完善“引种子—建苗圃—育森林”培育链条。

  “新”是未来、是远期,“旧”是基础、是即期。在洞悉产业生长脉络、画精画细科创图谱的同时,江阴高新区还以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为牵引,淘汰关停一批低效产能,改造提升一批“潜力股”“绩优股”。最近,巨龙纺织地块上分布的数家低效用地企业全部腾出,数百亩工业用地被平整成为连片开发区,正静待优质项目入驻,未来这里将引进国际知名微电子企业,高标准打造微电子产业园。

  破“旧”立“新”,是为了更好地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江阴高新区启动修编了新一轮全域整体详细性规划和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方案,加快形成包括产业、科创、生态、生活在内的“1+N”一盘棋规划体系。同时,紧盯产业链、创新链招商,年内将推动星河科创产业园竣工投运,启动深业智能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进程,严把准入门槛、注入科创元素,打造微电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一批定位准、功能优、配套全的特色主题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