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保健周刊

提痧和刮痧

  □吴翼民

  不久前偶感风寒,头痛脑热,四肢乏力,汗出不来,躺在床上翻来滚去地难受。药是吃了,但药效甚慢甚微。忽然想起了儿时感染风寒的情景,吃药似不是主要的,主要的乃是承受可怕的提痧或刮痧疗法,那是真痛啊!

  我在孩提时体质较差,豆芽形的体型,家境不好,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差,每到夏秋之交总要发场寒热。母亲说这是秋后算账,因为夏天贪凉,交了秋必定会发出来的。这叫发痧,痧发出来是好事,不然积久了要害重病的。现在看来,这说法未必科学,但当时长辈们都是这样认为的,那说法为母亲拿手的提痧刮痧疗法找到了理论根据。

  那时母亲正当盛年,有的是力气,而且手脚灵敏,提痧刮痧得心应手,不仅是自家一群孩子生了病由她亲手调理,邻家也经常请她“出诊”。也真是神奇,凡经她提痧刮痧了的孩子,病总是很快就好了。我自己很怕提痧刮痧,却喜欢看母亲给别人提痧刮痧,一是爱看母亲干净利落的手段,二是幸灾乐祸于别的孩子受痛挣扎嚎啕的情景。所谓提痧就是使劲拧提病者的后颈部。食指和中指蘸着水,作虎钳状,不停地拧啊提啊,“啪啪”作响,直至后颈部显现一条或几条红里透紫甚至发黑的淤痕。这时病人哭喊、挣扎,浑身像是从水里捞出般的大汗淋漓,虽痛却快,精神为之一振。所谓刮痧,就是用一把调羹蘸了水在病人的后颈部至背部沿脊梁用力刮。也有用铜钱蘸了菜油刮的,据说那铜钱越古,疗效越好,“咣咣”有声,同样能刮出红里透紫的痕迹,病人同样哭喊挣扎,也出汗,也痛快。相比之下刮痧的痛苦比提痧要轻得多,但母亲对孩子做得多的还是提痧,她认为提痧来得爽快,提罢就能退热,几乎百发百中。母亲提痧时很有功架,一手按住病人的背部,一手蘸水拧提,嘴里“嗨嗨”地喊着,与提痧的“啪啪”声合成强烈的节奏,能把病者的哭喊声都压过了。

  提痧和刮痧能强烈地刺激中枢神经和相关的穴位,让病人哭喊挣扎,出身大汗,达到退热之功效,简便省钱。所以那时提痧和刮痧疗法是很风行的,我在夏秋季节常能见着后颈部有着几条红杠的人们,孩子和大人都有。如今我真想在感了风寒后再让母亲来上一回,可叹的是母亲已经谢世多年,再没有这样的享受了,就算母亲在世,她还能循了这老传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