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警方周刊

二十五年 坚守窗口传递真情

  从警25年来,她坚持用热心、耐心、诚心、尽心、细心,为辖区群众提供“五心”级服务,把户籍窗口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目标,热情接待每位办事群众,耐心解释每个户籍政策,认真办理每项户籍业务,擦亮为民服务的窗口。工作以来,郭建云获得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2次,荣获无锡“最美巾帼奋斗者”“十佳户籍内勤民警”等荣誉称号,华庄派出所户籍窗口获评市妇联授予的“无锡市巾帼文明岗”。

  【 耄耋老人来致谢 户籍大厅传真情 】

  “户籍民警要耐得住寂寞,不忘入警初心。工作中再细心些,服务群众再用心些,解释政策再耐心些,群众自然就满意多一些。”面对跟班采访,郭建云一边说,一边不减手上工作的速度。早上八点半,户籍大厅等候办证的人熙熙攘攘,一群年过半百的阿姨们搀扶着一位93岁高龄的老奶奶来到华庄派出所,给郭建云送来了锦旗。老奶奶激动地紧握郭建云的手说:“感谢人民好警察,助人为乐寻亲人。”

  原来前段时间家住上海的朱女士来到户籍窗口,要求查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郭建云热情地接待了她。经交谈得知,朱女士原是无锡华庄人,在她出生10个多月时,被送给上海的一对夫妻领养。朱女士只知道自己非亲生,被收养之前姓什么叫什么,还有亲生父母的姓名和具体地址一概不知。郭建云根据朱女士提供的些许信息,立即登录户籍系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时间段内的600多条档案号信息中逐条查找,想要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郭建云终于在户籍档案中比对到与朱女士出生日期和上海原户籍地完全一致的户籍信息,找到了朱女士已经93岁高龄的母亲。多年的内勤工作经验和细心成就了郭建云对于户籍业务的熟练和精通,这才有了朱女士全家大团圆,并来到户籍窗口感谢郭建云的这一幕。

  【 此信自有千斤重 架起两地连心桥 】

  酷暑高温天,中午火辣辣的太阳阻挡不住郭建云为民解忧办实事的热情。“来,看这边镜头。”“左一点,再往左一点,非常好。”“对,就在这里按手印采集指纹。”面对年过八旬的独居老人的办证需求,郭建云主动提出上门服务,手把手耐心讲解教学,拍照时她细心地帮老人家整理衣服、梳理鬓角。几年来,郭建云为这位老人办理了许多次业务,为她来回奔波了十多次,老人看到她如同看到亲人一样亲切。辖区内这样的独居老人有很多,郭建云每次都热情上门服务,用脚步丈量辖区,用真情守护群众。而回馈这份热情的是一封真挚动人的手写感谢信。薄薄一张纸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的分量,一笔一画勾勒出警民鱼水情,字里行间描绘的是警民一家亲。

  刚结束上门服务回到派出所,郭建云还来不及擦一擦满头的大汗,一个异国身份证办理业务已等着她处理。身在海外的龚女士身份证快要到期了,但疫情原因她无法立刻回国办理,于是委托母亲来到华庄派出所询问。“您是她的母亲,可以委托代办的。”郭建云感受到了对方急切的心情,立马提出可以通过委托国内近亲属代办的方式,视频在线办理换领身份证。听说有解决办法后,龚女士的母亲放下心来。

  等到了约定的时间,郭建云认真核验了龚女士母亲提供的材料及龚女士身份信息的一致性证明,并通过现场视频连线,核实了委托书等相关材料的真实性。随后,郭建云按照规定熟练地为龚女士办理了换领居民身份证业务。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郭建云用娴熟的业务能力和一颗真心,赢得了居民们的心。

  【 三警之家齐上阵 一抹警蓝在心间 】

  “儿子,你今天要加班吗?再忙也别忘了吃饭啊。”到了下班的点,郭建云和儿子通了个视频电话。郭建云是三警家庭,丈夫和孩子也在公安队伍,家人们的理解是对她最大的馈赠,她说:“平时的确是忙了点,但是能够得到丈夫和儿子的支持,我就没了后顾之忧,我们一家互相都是彼此的后盾。”

  在窗口,节假日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为随时而至的群众服务是常事。“为了方便一些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和一些残疾人办理身份证等有关证照,我们经常动用双休日走村串户,主动上门采集照片,收集资料,免费提供代办服务,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因为工作忙疏于陪伴孩子,郭建云谈到儿子的童年时仍有些愧疚。但随着儿子慢慢长大,亲身参与了警察这份工作后,也理解了父母的不易。而父母的言传身教更是让他投入全身的精力到工作中,如今已成为派出所的年轻骨干民警。

  岁月为双鬓轻轻染上霜雪,郭建云二十五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邵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