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③

无锡,为人们打开文明探源的一扇窗

  □本报记者 张月 文/吕枫 摄

  近日,位于阖闾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内,一座现代化的“探源科考舱”建成投用。舱内,两名工作人员站在一口出土棺木旁,小心翼翼地对棺内物质进行采样。随后,他们会将提取物拿到楼上的实验室做详细分析。为追求文明探源和文物保护的高质量发展,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充分运用“科技+考古”的创新模式,依托华东基地创建了考古实验室与考古方舱,兼具文物保护和科普展示于一体。

  据统计,截至目前,无锡拥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65处(577个点)、控制保护单位(控保)166处,面广量大,是省内排名前三的文物大市。面对如此丰厚的文物资源,怎样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文物价值从而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是无锡文保人的工作重点。于是,依托华东基地,无锡翻开了实验室考古和出土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新篇章。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记者走进了现代化的考古现场:文物周转室、材料分析室、青铜修复室、陶瓷修复室、信息采集室……一件文物从出土的那刻起,便要在各个实验室接受“身份解码”,开启一场文明探源之旅。“我们面向全国,接受团队预约参观。”工作人员介绍道。

  据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目前联合了全国20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横向合作,以项目带动区域合作、跨学科研究、高科技探索应用,既是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研究的科研基地,也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科普基地,同时开展研学游活动,让人们近距离感知历史,引导人们关注文物背后的文化意义,为人们打开文明探源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