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7版:非凡十年

攀高逐新 产业之城焕发澎湃新动能

  十年间,工业经济发展收获诸多国家级荣誉

  十年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显著

  锡企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数量  连续四年全省第一

  时节如流、前行不止。

  十年非凡历程,中国经济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十年,无锡产业勃兴的宏图画卷中,亦闪烁着新时代、新征程上这座城市历练的宝贵精神:从2012年到2021年,无锡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45万亿元增长至2.14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从3056.9亿元增长至4926.4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6%,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两万亿元新台阶,标注着这座工业强市的发展新速度、新能级。

  在新一轮城市能级的比拼中,工业日益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变量。十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上新台阶,亦是工业经济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亮眼的十年经济发展成绩单背后,是无锡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全力奔跑的突围奋进。

  非凡十年,是艰苦跋涉的十年,也是初心不改的十年。纵深推进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攀高焕新,奋力提高地标产业影响力、优势产业支撑力、未来产业爆发力,关乎无锡未来发展的“465”现代产业体系格局呼之欲出,无锡制造业再次出发,于新的征途书写辉煌。

  总量倍增

  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十三五”以来,无锡工业经济总量和增速均明显提升。2016、2017、2018和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8%、8.6%、9.0%和7.8%,特别是2018年省内排名第1位,创出近20年来最高位次。2020年,我市工业经济抵御住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6.3%、增加值增长6.6%,增加值增速列苏南第1位,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达12.9%。

  2019年,无锡市作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方”,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2019、2020、2021年,无锡连续三年被省政府办公厅表彰为“促进制造业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

  动能提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三五”以来,我市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实施重点产业链(集群)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和相关产业链发展迅速,2021年主营业营收超千亿元的集群达到10个,其中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预计首次突破10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预计首次突破2000亿元,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2021年底,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281吨标煤/万元,苏南最低。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绿色园区、19个国家级绿色工厂,28个省级、市级绿色工厂,3家企业评为工信部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3家企业入围环保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入围数量居全省第一。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深入开展,全市差别化政策推进落实走在全省前列,2019年全市集约用地综合指数评价排名全省第一。

  效益攀升

  发展活力、竞争力持续显现

  “十三五”以来,我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正式发布《无锡市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条例》,立法设立“无锡企业家日”,让企业释放出更大活力,展现出更强实力。“十三五”以来,全市规模工业利润总量持续攀升,2017年利润总量突破千亿元,达1040.4亿元,之后三年年均增速11%,排名全省第二。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07.8亿元,位居苏南前列。市场主体支撑有力,“十三五”以来,累计新登记注册工业企业近3万家,企业总数突破7万家。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营收超千亿元企业达到3家,营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有38家,比2015年新增11家。企业能级大幅跃升,A股上市公司(工业)数量从2015年的40家增至104家,市值从4598.45亿元升至12309.75亿元。连续四年“中国企业500强”“制造业企业500强”两张榜单入围数均居全省第一。

  克难攻坚

  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以来,我市整合各方力量加强技术攻关,建成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建设单位,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13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认定。到2021年底,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295家。其中,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取得重大突破,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获国家工信部认定、成为省内首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加快建设、创成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单位,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在锡布局江苏中心。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生态基地落户无锡,涵盖CPU、整机、基础软件、安全产品等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在无锡形成。

  “十三五”以来,12家企业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88家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为256家、506家,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项目14个,列全省第二位。“奋斗者”号潜水器在无锡完成研发定型、总装和陆上联调、水池试验等关键环节任务,近30家企业参与保障,大国重器闪耀无锡元素。

  蓝海进发

  信息技术高地加快崛起

  “十三五”以来,物联网产业年均增长超过20%,规模突破3000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顺利实现国务院规划确定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各项发展目标,无锡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全球物联网版图上刻下“太湖印记”。2021年,我市正式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称号,为全国第十四个软件名城,华云数据、朗新科技荣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竞争力百强榜单,实现了无锡零的突破。2019年,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落户无锡,无锡首用的C-V2X技术路线2020年正式成为国际主流标准。2018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规模仅次于上海,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由国家工信部批复设立,成为唯一获批的地级市。无锡还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出台5G产业发展规划,建成超过8000个5G基站,在国内率先实现商用NB-IoT全域覆盖和IPv6规模商用网络部署。2018年无锡成为全国第一个物联网连接数超千万规模的地级市。2020年底,无锡入选国家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数字转型

  两化融合不断向纵深推进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从标准、产品、装备、生产线到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完整体系。“十三五”以来累计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10个,中标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2个、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2个、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1个、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2个,“瀚云”平台成为全国五大五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

  无锡建成省级智能工厂3家、智能车间124个,省级制造业“双创”平台7个,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8个。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20年全省唯一的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捷普电子入选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十大集成创新应用。无锡高新区入围全省首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

  张雷

  远景科技集团创始人、CEO

  十五年前远景从无锡出发,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让风电和储能成为“新煤炭”,电池和氢能成为“新石油”,智能物联网成为“新电网”,零碳产业园成为“新基建”,同时培育绿色“新工业”体系,成为全球一流的企业和政府的零碳技术伙伴。

  人类社会碳中和进程不仅带来了能源革命,也将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新工业革命。无锡作为一个科技和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区域,有责任也有能力为新工业革命探索最前沿的技术创新和运用。远景不仅将碳中和装备科技园落在这里,同时为无锡的城市碳管理提供智能物联平台,并通过落地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甄选和培育全球最好的绿色零碳技术。我们相信,下一个十年,远景将携手无锡为中国和全球的零碳转型做贡献,让“天下零碳”,从无锡开始。

  周海江

  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十年来,红豆集团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始终坚持“共同富裕、产业报国、八方共赢”,始终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追求卓越绩效,加快转型升级。红豆集团聚焦服装主业,深耕实体经济,至今拥有近3万名员工、两个工业园区、十几家子公司、两家主板上市公司,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全球贸易于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主导开发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工程,成为民族品牌的优秀代表、民企党建的一面旗帜。

  下一个十年,红豆集团将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三自六化”和“四个红豆”建设,永远保持向前奔跑的姿态,继续聚焦新赛道,以高端化提升品牌竞争力,以数字技术深度探索新零售业务,以数智化融入企业生产运营各环节,重塑传统产业形态,有效提升品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品牌不懈努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打造中国第一工商名城作出新贡献。

  王磊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

  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

  1993年,阿斯利康以江苏无锡为起点,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01年,阿斯利康投资了1.34亿美元,建立无锡生产供应基地。后来陆续在无锡建立了新的针剂厂房、中国物流中心,向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送高质量的中国生产的药品,是真正的全球工厂。

  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无锡政府、高新区政府提供的健康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各项创新举措及赋能平台,阿斯利康得以带动本土医药研发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助力无锡、江苏乃至中国的医药产业发展。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跨国药企高管,能够为家乡的医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对我来说是一份特殊的荣耀。

  未来, 阿斯利康将继续立足无锡,与江苏共繁荣,助力江苏无锡成为“中国创新”的一张名片,为当地的医疗产业、经济发展继续贡献我们的力量。

  李虹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总裁

  回溯十年发展历程,华润微电子的成长脉络离不开无锡市政府的政策赋能和制度加持。升级8英寸产线,开辟设计业务,进一步发展封装业务及第三代半导体……一大批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华润微电子成长的脚步,从未停歇。2020年,华润微电子成功上市成为科创板第一家红筹上市企业,开创了多项历史第一。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未来,华润微电子会借力政府的发展政策、产业基金、财税优惠和人才政策,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借助自身优势,消除企业短板。并与市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形成良好互动,尽最大努力全力支持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转化。

  王燕清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先导智能成立于1999年,为了改变当时装备制造业受制于国外的困境,我带着对技术的一腔执着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决心,积极投身新能源装备领域。经过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先导已将国产新能源装备带到了世界第一的高度,成为全球第一品牌。

  先导发展至今,离不开无锡各级政府的关心与帮助,也感谢无锡高新区为我们提供的优质营商环境和产业土壤。

  未来,先导将在无锡高新区继续加大投资及扩建产能。并设立“先导先进制造研究院”,我还在布局建设全国首个集成电路装备和核心材料产业园,培育孵化属于中国自己的半导体装备集群。

  感谢无锡,先导将立足于此,放眼全球,让世界感受中国装备力量!


  无锡一棉

  百年企业的自我革新路

  走进无锡一棉厂区,挂在墙上的一个个国际一线知名品牌的商标,十分惹人注目。作为一家“百年”企业、“全球最大的紧密纺纱生产基地”,无锡一棉以领先的技术铸就高端品质,进而赢得了全球客户的认可与尊重。

  新工业革命的方兴未艾,全球制造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大踏步迈进,而坚持创新的无锡一棉早已“嗅到”这一风向,它初探智能制造,提升市场竞争力。几十万个传感器使车间形成智能化生产线网络,实时监控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实现企业万锭用工15人以内,先进生产线10人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2017年起,无锡一棉做出了又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智能化改造从前期的探索切实转入到大规模的实施,全流程的智能化技术改造开始在企业全面开展。

  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之下,智能化升级也为企业的升级带来了切实的效益:不仅生产效率提升了30%、运行成本降低了22%,产品研制周期更是缩短了41%。近年来,在智能化改造升级的基础上,无锡一棉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进程,充分应用大数据分析,构建了50多个分析模型,从现场级、产线级、集团级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升市场反应速度、科学决策与精准施策,打造百年企业的数字方舟,通过数字化来驱动新百年的征程。

  今日的无锡一棉能够攀登到质量金字塔的顶端,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一个犹如马拉松的过程,而这家“百年”企业不仅坚守着初心本业,还在创新转型的路上加速奔跑。

  朗新科技

  引进来的好企业

  朗新科技初创于1996年,就此开启了在能源领域长达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2012年公司将总部从杭州迁至无锡,启动“北京+无锡”的双总部战略,成为朗新科技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也是朗新‘二次创业’的起步。”董事长徐长军说。其后,朗新科技犹如安上了“加速推进器”——2017年8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2019年底,集团总部、22家控股子公司、33家高管持股平台企业在无锡高新区落地;2020年5月31日,朗新科技产业园顺利破土动工,今年,产业园一期已经封顶……十年时间里,朗新在无锡走得稳健而快速。

  无锡没有辜负朗新的选择,朗新也没有辜负无锡的期待。2021年,深耕无锡十年的朗新营业收入46.39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7亿元,同比增长20%;近十年,营收和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43%、48%。

  如今的朗新科技已发展为一家以“能源数字化+能源互联网”双轮驱动为发展战略的科技型公司,长期深耕数字能源、数字生活、数字城市、产业互联网等领域,助力政企机构进行数字化转型,构建绿色低碳的数字新场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成为带有无锡数字化基因的高速成长型科技公司。

  中科微至

  从后起之秀到领跑者

  从深圳到洛杉矶,一件快递坐上飞机,跨越重洋,次日就能到达,速度背后,是无锡企业中科微至对“精度”的极致追求。

  持续量变,最终将带来质变,对2016年的中国快递物流业来说亦是如此。据国家邮政总局发布的《2016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当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300亿件大关,达到312.8亿件,同比增长超五成;快递日均处理量达到8571万件,最高日处理量超过2.5亿件。我国在当年形成6家营业收入超300亿元、10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快递品牌集群,而其也引发了包括物流装备业在内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剧变。

  中科微至正是在此时站上了风口。短短五年,它从行业的后起之秀一跃成为技术和规模的领跑者,并最终于2021年10月“跑进”上交所交易大厅,鸣锣登陆科创板。“物流装备行业不是我们的起点,更不是我们的终点。中科微至的两大目标,是要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制造企业。”董事长李功燕憧憬道。


  锡企“十年”说

  非凡十年弹指一挥间,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的图景离不开锡企的不断攀升突破。企业稳才有发展稳,企业强才能经济强,企业富才能人民富,企业是稳定增长的主力军,是促进创新的强引擎,是实现民生福祉的奋斗者。

  当我们回望这非凡的十年历程,不妨以无锡企业作为一张张生动的切片,他们或从这里出发或在这里壮大,每一个企业故事都刻录着无锡工业经济砥砺奋进的十年,每一个企业家都是建设者、跋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