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松
前段时间,偶遇一位中学时代的师兄,彼此加了微信,在互动中发现,他也是一位离家多年又情怀满满的游子,尤其是他时常发来的原创诗,内容涉猎之广博,感情之细腻,思想之深邃,令人惊叹,其中一首《清明》中的一句话,直击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归乡游子缺叮咛!是啊,我也是一个已经离开家乡近40年的游子。
思绪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那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当年,作为宜南山区某小山村里第一个考上海军院校的大学生,我是乡亲们口中当之无愧的“别人家的孩子”。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尤其是军校,确实难得!
还记得,离开小山村那一天,父母亲以及亲朋好友都到村口那棵巨大的银杏树下的汽车站来为我送行,在千叮咛万嘱咐中,我踌躇满志地上了车,奔向渴望的蔚蓝色大海。就在汽车载着我离开的刹那,我下意识地回头与生活了18年的小山村道别,忽然看到,我的母亲,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妈妈,竟然,跟在汽车后面小跑了几步,然后,被扬起的尘土淹没了身形……
这小小的几步,强烈地震撼了我,也影响了我的一生。这是一个贫穷母亲内心的独白,是一份揪心的牵挂,一种本能的反应。她或许知道,从儿子离开小山村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完全属于自己了;或许,她更多的是不放心,毕竟,在她的眼里,儿子还是个孩子,是她心头割下的一块肉。后来我才知道,自从我去了军校,妈妈在村上就有了“军官妈妈”的称号,这是她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尤其农村,家里是真的穷。怀揣着妈妈从集市上换来的十多个鸡蛋,我从宜兴乘汽车到了南京,又登上从南京开往武汉的轮船。从此,开启了四年的军校生涯,出操、跑步、上课、实习,水兵帽、海魂衫,潜望镜、发射管……一切都在轨道上有序地运行。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东海前哨的一个海岛上。
踏上工作岗位后,我便全身心投入其中。当时的我,想得最多的是,既然有幸走出了小山村,就应该做出点成绩来,不能辜负家乡父老的期待!为此,我以成为“工作狂”为目标,并取得了理想中的成果。那时候,以海岛为家,与蓝鲸为伍,出东口、闯龙宫,遨游在祖国的蓝色国土上,想想身后是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一种责任感、自豪感、荣誉感,总会在内心升腾而起。那时候,每当“八一”建军节、国庆节,面对鲜红的旗帜,我总会放飞思绪: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塞上高原到天涯海角,200多万共和国的军人,以他们的忠诚与坚毅,在同一时间齐刷刷地敬一个神圣的军礼,这是何等的壮阔与豪迈!真可谓,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都说,忠孝不能两全。从军后,和家里的联系,更多的是在电话里,在书信中。那时候,每当夜深人静,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会潜入梦乡;每当远航归来,总会在第一时间,向爸爸妈妈报个平安;每当有成长或进步,总会与爸爸妈妈分享,尤其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等殊荣,这也着实让父母亲感到骄傲与自豪。而他们,在电话中重复最多的话是:注意身体,好好干!简单朴实语言的背后,更多的是牵挂和期盼。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海岛戍边20多年后,我转业回到了家乡,有条件好好尽孝了,可是,没有料到,当年高高兴兴又依依不舍送我从军入伍的妈妈,却因为患上老年痴呆症,几乎不认识我了!此后,带妈妈看病,给妈妈洗脚,陪妈妈聊天……都没能挽回一二。每当此时,总会想起有位军人曾经的深情表白:苦日子过完了,妈妈却老了;好日子来了,妈妈却走了,这就是我苦命的妈妈!
现如今,妈妈走了,爸爸也走了,曾经的家乡已经变成故乡。再也听不到妈妈的唠叨、爸爸的嘱咐,好在,聊以告慰的是,你们含辛茹苦抚育的儿子,已经活成了你们希望的模样。
纵然,故乡没有了叮咛,但是,该回去还得回去,毕竟,那里是父母的归宿地,还有亲人和朋友在。更何况,故乡始终是深植于游子们心中的根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