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非凡十年

扬名奋楫扬帆向未来

  TA名片

  扬名街道位于梁溪区南部。

  由于行政区划变更,现管理五爱、五星、清一、清二、扬名、金星、新联、芦村、梁中、芦一、芦二、滨河、芦东、芦西、中桥、中南、中联、金城、翠园、朗诗、中北、阳光、繁华里、城南24个社区。

  行政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

  夏商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居住,许巷遗址是无锡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春秋时期,这里是吴越相争之地,留下了马蠡港、上码渚等历史遗迹。宋朝,无锡县设立了22个乡,以原名、原址保存至今的仅剩两个,“扬名”是其中之一。

  扬名街道是梁溪的南大门,曾经创造了多个第一。街道正通过推动城市社区和产业园区品质协同提升,强化生态功能,提高空间效率,优化城市界面,让产城融合有了更为生动的注脚。今天的扬名,已实现华丽蜕变,从过去以乡镇工业为主,向着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向大步前进,奋力奏响一支“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幸福赞歌。

  这里是一片都市产业集聚区

  3月初,天安智谷(无锡)工业互联产业基地展示中心首次对外开放。这是去年10月无锡(深圳)经贸科技招商活动中促成的140个签约项目之一,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这也是全市首例参照Mx管理办法推进的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现梁溪区首例五证联发。这种复合型的产业用地,可统筹配建不超过15%的配套服务设施。天安智谷园区配备了9%的商业和办公职能。也就是说,未来在园区,既能工作,也能购物和消费。“产、城、人”融合,一种更为现代的产业社区正在扬名逐渐形成。

  在这里,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还可以享受阅读的乐趣,看一场心仪的展览,或者约上伙伴来一场球赛……在扬名,通过载体建设、楼宇改造,引入项目和商业配套,正在探索一种城市更新焕新的新路径,构建产业社区这样一种现代都市产业新形态,让“生活即工作”的新样式,成为都市里的“诗和远方”。

  其实,这也是扬名积蓄招引动能,算好未来账的方式之一。围绕“稳增量促存量”,不断积蓄产业发展“进”的势能,增强经济发展“稳”的基础。扬名一方面加强载体建设,加快推进欧保智慧园、天安智谷、海天产业园等建设,推动展鹏科技二期、国盛生物等一批生产研发基地建成投产;另一方面完善工业用地绩效评估,加快产业用地的储备,为未来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下阶段,扬名将继续切实加快产业载体建设,积极拓展招商渠道,以项目的引进、开工、建设、投产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为未来发展积蓄能量。

  这里是一片城市更新示范区

  扬名街道辖区共有18万人,其中,近8万人住在老旧小区。因为历史遗留等原因,老旧小区普遍存在“路不平、灯不亮”问题,居民要求整治街巷、改善环境的愿望十分迫切。百姓的迫切需求,便是为民执政的着力点。街道把背街小巷改造作为一项体现执政为民、惠及百姓的重点工程和民心工程,切实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更要让居民住得好、住得舒心。

  今年,“年逾不惑”的中桥片区启动了集成化改造,涉及中南、中桥、中联三个社区,约8000户居民,近46万平方米。“三中片区”的房屋普遍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房子旧、设施老、生活环境差。住得不舒心,是这里居民长期以来的一桩心事。家住中桥三村的张亚珍和中桥二村的许毓华告诉记者,她们在中桥已经住了40多年,中桥地区加速发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我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中桥附近的梅林商业大厦,是无锡最早安装手扶电梯的商场之一。”许毓华说,当年这里还聚集着中桥家电商场、江南电影院、“女人街”等人气场所,而附近中桥菜场、夏家边书场也是锡城颇具烟火气的地方。据悉,在今年的改造中,为改善该片区人居环境,扬名街道从打造宜居宜业宜人城市单元为出发点,实施修复建筑立面、优化停车系统、补种提升绿化等改造项目,打造有颜有品、内外兼修的年轻态街区。

  更多类似的“老地标”正在这里被焕新,在城市更新焕新的目标前提下,扬名重塑区域形象。老旧小区换新颜,游园品质风貌得到提升,增景补绿,整片区域绿意盎然。数十条兼具人文景观、风貌特色的精品背街小巷耳目一新,成了居民的“心头好”……在扬名,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城市功能提档升级,城市管理日益精细。以“产、城、人”深度融合为理念,扬名正规划“一引擎一带一环”空间结构,将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和谐融入生产空间,打造科创、商业、人居战略高地。

  这里是一片人文生活引领区

  为了让人们“看得见未来、记得住过去”,扬名正努力擦亮“千年古老乡”的亮丽名片。在城市更新蜕变过程中,扬名挖掘地方文化,打造内涵丰富、人文和谐、独具特色的城市开放空间。街道党工委书记程伟告诉记者,扬名将立足新型城市功能完善,提升“高颜值”城市风貌。突出规划引领,统筹房屋征收拆迁、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整体布局,下好前瞻规划“先手棋”。有机结合配套设施、绿地系统、海绵城市、历史文保、业态发展等各类专项规划,为后续的开发、建设、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幸福家园”计划的打造建设中,扬名更加宜居宜业。将老旧厂房改造成为图书馆、泥塑馆的“幸福嘉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在这里市井文化和都市工业产生了恰到好处的“化学反应”。之后,扬名将打造梁塘河文创IP,继续深挖梁塘河、梁塘桥历史脉络,依托梁塘河湿地公园这一生态主轴,幸福嘉里这一文创阵地,串联起景点景观,片区整体更新,补强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区域整体转型升级,为周边居民和扬名传感信息园等园区的入驻企业提供“产、城、人”融合共生的新体验。

  据悉,扬名将继续聚焦民生项目办实事,扎实推进“幸福家园”民生服务提升计划,以“急难愁盼”为重点,针对前期梳理的“微幸福”民生项目,保障人力、财力、物力跟踪落实,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聚焦政务服务办实事,深入推进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街、社两级和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继续推进受理层级下沉、数据线上传送、跨层级联动办理,实现民生业务“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街”,持续推动打通政务的“最后一公里”。

  这里是一片新型产业高地

  在产业回归都市的时代背景下,扬名勇闯科创浪潮,抓住项目招引不放松。近年来,扬名主攻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网络数据安全三大支柱产业,研究关键政策,提供关键保障,寻找关键突破,不断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赋能。今年以来,扬名积极引进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专精特新”企业,招引千万元以上企业30家,以冠杰科技、元骋智能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地,特别是引进了日御新材料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培育,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渐入佳境,已成为街道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按下“转型”加速键的扬名街道正着力打造单位面积产出高的“小总部”经济,通过引进培育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努力提升亩均产税达到200万元以上。鼓励原有雄伟精工、华洋滚动等传统精密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进一步创新平台、集聚人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将目前低效运转的企业做清退腾转处理,现存质量较好的企业则进行产业升级,‘腾笼换鸟’。”

  本版撰稿 韩玲 / 通讯员 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