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深度 向创新更深处奋楫前行

——“非凡十年·十个维度看无锡”系列报道①

  □本报记者 崔欣润、高琼玲

  编者按:新时代十年,见证了跨越历史的维度,见证了砥砺奋进的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无锡这座工商名城意气风发、勇毅前行,一幅“大潮奔涌”的新时代画卷在太湖之滨恢宏展开。这十年,全市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产业强市向纵深推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在国家“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烙下鲜明的“太湖印记”。这十年是无锡奋斗的十年,也是无锡收获的十年。本报今起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栏目中重磅推出“非凡十年·十个维度看无锡”系列报道,通过标志性事件的回望、新闻当事人的讲述,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全景式、立体化展示,折射出新时代十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敬请关注!

  无锡的“深度”深几许?有个数据,或可从“深”这个维度映照城市发展。2020年坐底马里亚纳海沟的“奋斗者”号,以10909米的深度创造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深潜器追逐的是海的深度。作为见证深潜器发展的城市,无锡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之海”中可抵达的新深度。

  创新的“深度”几何,关乎区域发展的现在与未来。无锡,是一座以“无”字开篇的城市,也是一座因创新“有”为的城市。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自2013年起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科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最新评价排名中,无锡位居全国城市第13位、地级市第2位……这清晰显示:无锡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努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深刻印记的背后:最深沉的基因也是最关键的抓手

  要问无锡人对近十年科技大事的印象,会说到深至万米海底的载人深潜器,也会说到另一个大国重器——问鼎全球巅峰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如今,依托“神威·太湖之光”已完成千余项应用课题的计算任务,共计完成上千万项作业任务。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受益于世界领先的计算速度:当前,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正依托超级计算机和高速互联网为基础的先进计算基础设施打造超算互联网,建成后,超算互联网将有效调动有空档期的超算资源,让相隔数千公里的计算机同时运行一个项目。

  多年来,无锡在国家创新格局中不断烙下“太湖印记”。从重量级奖项可见一斑:十年来,我市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1项,中国专利奖75项,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

  走访了多家获奖单位后,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是:不少项目凝聚着“十年磨一剑”的专注与耐心。比如,研发十余年,宜兴企业江苏鑫泰参与的“超软土地基排水体防淤堵高效处理技术”,攻克了各类土木工程建设面临的技术难题;比如,无锡湖光工业炉有限公司的“基于3S维度的生物质固废清洁高效燃气能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能够将稻壳、木屑等废弃的原材料转化成可再利用的气体和电能。奖项的背后,是无锡企业持之以恒创新突破的耐力。

  大国重器带来的震撼、企业久久为功的执着,既展现一座城市科技实力的跃升,也展现出一座城市的理念:创新对于无锡而言,(下转第2版)

  【讲述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副所长、“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

  这十年,载人深潜“一棒接着一棒跑”:“蛟龙”号刷新了“中国深度”,“深海勇士”号突出了自主研发,“奋斗者”号完成了万米作业。我参与并见证了我国载人深潜事业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一步步跻身国际领先水平。

  “奋斗者”号不仅成功挑战全球海洋最深处,更实现了“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自主化、国产化”,是新型举国体制的生动实践、是一次众志成城的智慧结晶、是多项基础研发的重大突破。

  无锡是见证“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从无到有的地方,是群策群力推动载人深潜走向科技高峰的宝地:有近30家本地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研制载人潜水器,为“奋斗者”号的研制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载人潜水器的研发成功,离不开七〇二所这几十年的技术积累;而无锡在制造业的扎实基础,也为潜水器在此地建造和组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看到无锡一系列科研企业,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奇迹,身体力行着“实干兴邦”的故事。我也看到,无锡在这十年间,大举提升了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