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金振声
扬帆风正好,秋日胜春朝。再过不到20天时间,我们党即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年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总体目标和“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为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喜迎大会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省委专门召开设区市市委书记座谈会,问成效、察不足、作部署,特别是省委吴政隆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全省在党的二十大前要紧抓的六项重点工作,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对照,与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一以贯之,为全省上下锚定总体目标、落实重大要求、实现两个统筹,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进行了士气再激励、责任再压实。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无论是“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还是“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工作要求和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民生和党的建设各方面,但归结于一点,就是集中精力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可以说,这是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的主抓手,也是深刻把握过去5年重大成就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主路径。这两件大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重大原则的高度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通卷都能感受到这一点。这两件大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我们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系统概括,其中就包含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两件大事还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指导方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循原则,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列专章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大的召开,正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站在这样一个特殊时点上,我们唯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拿出勇挑大梁的担当和敢为善为的本领,在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上见行动见实效,(下转第2版)
集中精力办好大事 意气风发迎接大会 切实担负起“勇挑大梁”重大政治责任
(上接第1版)保障迎接好大会的胜利召开,才能为奋进新征程踏实步子、为建功新时代夯实基础。
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必须用系统思维“统筹抓”。“谋大事者必要布全局”。回看过去10年,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到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系统观念和方法,审时度势作出一系列通盘考量。其中,在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统筹”“并重”“兼顾”,不仅体现了从系统论出发推进工作的指导思想,而且阐明了两件大事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环境,任何发展目标都实现不了,任何发展成果都维护不了;另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国强才能国泰,民富才能民安,只有发展水平高了才能拥有捍卫安全的硬实力。因此,办好两件大事,务必系统想、统筹抓,切不可顾此失彼。但须注意,统筹抓并非“一把抓”,具体操作中,应分清“急缓”。围绕“喜迎二十大”这个眼下“首要任务”,认清发展和安全各自的要紧事。比如,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稳增长、稳就业、稳企业、稳预期,对此应强化直通基层的工作调度和“雪中送炭”的政策支持;安全的当务之急,就是控疫情、防事故、保稳定,对此应深度聚焦,决不掉以轻心。应衔接“长短”。要紧事须立足当下,但不能罔顾长远,而应坚持“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原则。比如,抓发展特别是抓项目时,应严格筛选、择优而取,防止脱离实际、盲目硬上,导致新的债务风险;抓安全特别是化解矛盾时,决不能无原则绥靖、随意突破政策原则,防止短期行为导致的长期遗患。应结合“内外”。既向内着力,种好“责任田”,坚定办好自己的事;又向外借力,密切跟踪大政时局,用好用活国家政策机遇,争取更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大资金”项目,争取更多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大战略”政策,争取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大科创”平台,为办成过去想办而办不了的事情引入强援。
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必须用精细思维“细致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任何工作都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教导的那样“致广大而尽精微”,决不能“大而化之”。特别是对发展和安全来说,两者都是领域宽、类别广、主体多,如果只用广角镜粗扫描,不用显微镜细甄别,很容易忽视“细节中的魔鬼”。因此,市委一再强调“颗粒度”“落细落实”,就是为了避免工作上的“大呼隆”导致结果上的“大窟窿”。应细化大目标。不能把市委明确的“达到全省平均、全力为全省作贡献”“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反弹”“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和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等大目标,作为一念而过的“口头禅”,而要找准切入点、定准“小目标”。比如,就指标来讲,应对自身涉及的经济指标、考核指标等,看齐标准,盯紧抓牢,不能拖大目标的后腿;就工作而言,应把辖区工作、职能工作同市委决策部署统一起来,找准合理定位,做到一诺千金、事事有回应。特别是对各镇、街道来说,任何工作到了自己这里就是“退无可退,推无可推”,唯有咬定大目标、苦干加实干,勇当敢打敢拼的“小老虎”,才能彰显自身价值、夯实全局基础。市级部门、县区机关也不能“基层干着,我看着;基层苦着,我躲着”,而要想方设法为基层解难减负助力,众人合力“挑大梁”。应抓在关键处。以锡绣般精细的手法,扣住影响具体工作“线形”的“针脚”,聚精会神“穿针引线”,力争“一子落而满盘活”。比如,把建项目作为抓经济的关键,紧扣“落地开工生产达产”四个维度,加快产业类、民生类、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把守好门作为抓防疫的关键,把牢重要关口和第一道防线,不给病毒输入以可乘之机。应分解总责任。进一步健全责任传导机制,压紧压实上至领导班子、下至基层一线的全方位责任,做到有目标就有责任、有岗位就要负责。比如,保安全、防疫情上,应参照市委针对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的“四个摆进去”问责机制,健全覆盖各层级、全流程的“金字塔型”责任体系,对每项工作环节定责定人,确保工作硬度。
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必须用创新思维“高效抓”。“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今年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我们大胆突破常规,用一系列创新举措,稳住了经济社会基本盘。比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成立“大兵团”作战的稳增长服务大专班,并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基层座谈会,点调镇、街道和开发区,力保经济平稳向好;面对疫情散发压力,推出“核酸+抗原”“数字战”等新打法,蹚出一条“疫情防控抓紧抓实、生产生活影响较小”的新路子。当前,发展和安全的挑战依然巨大,而无锡在办好两件大事上并无优势,受市域空间、城市能级、地理区位等影响,发展资源有限,风险密度却不小。何以解忧?唯有创新。必须以创新对冲即期压力。按照设区市市委书记座谈会要求,不再像以前一样按部就班抓经济,而是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针对工业用电、工业投资、企业利润等突出问题,探索完善“三级调度”“督帮一体”等新机制,创新推出更多“加码加量”的新政策,精准激发经济“加速度”。必须以创新蹚出未来路子。用好改革创新的突破和先导作用,针对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问题,敢闯敢试、敢破敢立,切实把改革创新成果转化为发展治理效能。比如,应以功能区建设为牵引,构建区镇合一体制,通过布局优化、功能整合、政策集成,帮助基层提升发展能级,为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探索具体路径。必须以创新防范安全风险。针对经济下行、疫情多发等压力交织的新特点,在识险御险、处险排险各环节,敢于打破陈规,敢于流程再造。特别是以此次全市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大督查为契机,在新设立的8个市级大督查专班基础上,高频率服务基层,高强度研发政策,再推一批务实管用的新“避险”举措,以工作的创新力提升对风险隐患的预见力、处置力。
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必须用底线思维“倾力抓”。古训云“每临大事有静气”。这种“静气”并非来自“盲目乐观”,而是来自“心中有底”。底从何来?首先来自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时常告诫,“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尽可能把各种可能的情况想全想透,把各项措施制定得周详完善,确保安全、顺畅、可靠、稳固”。这次设区市市委书记座谈会又强调,“时时放心不下”体现的是强烈的担当精神、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发展和安全工作来不得任何懈怠和闪失,只有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才能遇事不慌、处事有方。在守牢疫情防控底线上应饱和用力。现在面临的涉疫地区疫情外溢和境外疫情输入压力仍然很大,各种变异毒株同时快速传播随时可能带来疫情反弹,国庆长假又将到来,想要万无一失,就须按照“防在前、早发现、快处置”要求保持工作“饱和度”,使各级专班处于24小时激活的战斗状态,把扫码查验等防控举措一着不让落到位,并抓紧核测、隔离等能力上的“备战备荒”,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在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上应持久发力。当前正值项目建设、企业生产高峰期,在这一阶段,事故隐患更不分白天黑夜、更没有“假日休息”。应始终把心提到嗓子眼上,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警觉性,转化为时时监测、时时研判、时时督导的行动力,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面兑现“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军令状”。在守牢社会稳定底线上应不遗余力。在社会系统中,任何不稳定因素都会演化,即便“黑天鹅”“灰犀牛”也都是由小到大、日积月累的。对待不稳定因素,即便是再不起眼的小事琐事,也应用“大概率思维”做最坏打算、尽最大努力,集中整治露头隐患,及早介入矛盾纠纷,做到对隐患问题处置在早、消除在小,防止因小失大,确保风平浪静。
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必须用专业思维“科学抓”。“临大事而不乱”,不光靠“勇”亦要靠“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作出决策,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这次设区市市委书记座谈会用“敢为善为”4个字提炼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如果把“敢为”比作肩膀宽,那么“善为”就是肩膀硬,硬而不宽担事少,宽而不硬会生事。特别是当前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安全风险复杂多变,如果缺乏专业思维、仅凭一腔热血,不仅徒劳无功,且极易好心办坏事。坚持以专业态度办好专业事。对待发展与安全工作,必须尊重科学、审慎决策,切忌自以为是“想当然”。特别应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拿主意、作决断、出政策,都应更主动地听取民意、汲取民智,体现最广泛市民群众的意志,决不能一意孤行、一味盲干。坚持用专业手段办好专业事。赤膊上阵是莽夫,装备精良才能打胜仗。在经济运行、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工作中,应注意方式方法、严格按章办事,万万不可简单粗暴“一刀切”、不切实际“乱加码”、人海战术“搞突击”。应充分借助科技手段,善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挥其“快、准、全”等优势,以最小代价、最低成本收获最大成效。坚持靠专业力量办好专业事。“与知之者谋之,与不知者败之”。实践告诉我们,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就是管用、就是放心。应继续加强对经济、防疫、应急、稳定等各领域专业化力量的建设,尤其是选优配强基层专业队伍,使收集一手数据的统计人员、处置一线危机的应急队员、直面一线疫情的“一长七组”成员、身处“精网微格”的网格员等等,人手更足、素质更高、待遇更有保障。同时,坚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进一步加强干部的培养锻炼,让更多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在复杂斗争中经风雨、长才干,做到抓发展有高招、保安全有先手。
习近平总书记时常教导我们,“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宗旨”。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全体市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对多么大的挑战和压力,这一点都要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干一切事情、做任何工作,都应心系万家忧乐、牵挂百姓冷暖,常怀夜不能寐的急迫、如坐针毡的不安,以干部多吃苦确保市民少遭罪,守护好如画湖山、美好家园。灯火璀璨处、车水马龙里,这座精彩城市愈加安全、更为温暖。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眼下,历史的指针正走向新的刻度,奋进的脚步将踏上新的征途。省委叮嘱我们“要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保持奋勇争先的状态,努力保持‘加速度’”,这是对无锡办好大事的无比信任,也是对无锡勇挑大梁的无比厚望,更是对无锡共筑大业的无比期许。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带领下,拿出踔厉奋发的精气神、好状态,拿出当仁不让的责任感、拼搏劲,集中精力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用无锡的务实有为为全省大局作更多贡献,以无锡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