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探索

华若中:把乡镇小厂办成泡塑行业龙头

  编者按:在无锡乃至江苏,有—种精神很“出彩”,那就是“四千四万”精神: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四千四万”精神内涵与外延丰富,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提供了强大驱动力,成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无锡乃至苏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进入新时代,仍然绽放出异彩。

  “四千四万”精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无锡乃至苏南的生动实践。江苏省委印发的《2018—2022年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指出:弘扬江苏干部“四千四万”精神,大力宣传江苏党员干部中的先进典型。

  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改革创新中孕育的“四千四万”精神是无锡最珍贵的“传家宝”,让无数不可能变成可能,今天依然是探索新路的“开山斧”、攻坚克难的“鎏金锤”。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和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也是民营经济集聚发展的高地。近年来,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开辟“四千四万”精神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设立专题展馆,出版专著,旨在更好传承无锡最珍贵的“传家宝”,弘扬这一时代精神。

  今年是建党101周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和无锡日报社联合推出《“四千四万”铿锵行》专栏,内容分荣光和求索两类,介绍无锡一批“四千四万”精神亲历者的创业故事以及专家学者对“四千四万”精神的研究成果,让“四千四万”精神更好地激励企业家和党员干部担当实干,为无锡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挑大梁扛重责注入精神动力。

  精彩的经济改革史是一个连续的画面,其中有着前赴后继的企业传递经济接力棒的身影。1991年,一个日后成为我国泡塑行业“大王”的企业家真正登上舞台,他就是华若中。

  一本杂志藏商机

  华若中1970年进入东亭农机厂务工,至1991年时已经担任无锡县低压容器厂厂长多年。当时,“无锡市的乡镇企业,大部分技术水平较低,靠为大工厂做配套加工赚钱。单单是低压容器厂,整个无锡就有36家,大家都没有规模,在低层次上竞争,大多是赚不了钱而且有亏损风险。”

  1991年春,华若中去西安出差,一路上思考着行业突破点。某站过后,华若中看到邻座已下车者有本杂志没带走,便随手翻看起来,一篇文章跳入他的眼帘:《“赤膊”家电等衣穿》。文章讲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家电品质好,已有很大批量出口到国外并受国外用户欢迎,但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非常高。究其原因,则是国外家电包装用了质轻耐冲撞的泡沫塑料(EPS),而国产家电因无EPS包装,只能用切碎纸衬垫,耐不起冲击碰撞而导致损坏。

  不久后,华若中打听到上海、北京、南京都有可以生产EPS的企业,国内已经有企业投资了上千万美元引进当时世界领先的EPS“一步法”技术,但产量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最让他吃惊的是,当时中国内地人均EPS耗用仅为每年0.08公斤,而德国、韩国分别是人均年耗用4.3公斤和2.8公斤,甚至中国的台湾地区人均年耗用量也达到了近2公斤。他敏锐地感觉到,世界最大的EPS市场就在中国!“小市场只能办小企业,大市场才能办大工厂。上EPS项目!”华若中果断决策。

  五顾“茅庐”请贤才

  1991年,华若中已经42岁,不具备任何化工领域从业经验,上EPS项目对他来说是“重打鼓另开张”。依靠银行的20万元贷款,华若中带着十几个人在东亭镇的一片十余亩的荒地上搭了个毛竹棚开始了新厂的筹建,从成本较低的“两步法”做起,组织试生产。

  对当年的创业,华若中说:“当初我们创业时一切从零开始,什么都缺,但唯一不缺的就是我们要创建工厂的勇气和为中国EPS争光的雄心。六个月后,也就是1992年初,年产3000吨EPS的兴达泡塑材料厂就建成试产了。”“我们兵分三路,一路人员在家搞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增容,一路人员招聘化工专业人士来厂开展技术培训、学习专业知识,还有一路人员奔波于全国各地,寻找信息和市场。”这些做法十分奏效,企业尚未完全达产,用户订单就已纷至沓来,使得产品一直畅销不衰。

  华若中办事扎实,但为人低调。他说:“作为厂长,我对自己的定位很低,我觉得自己是没有本事的人,我必须要靠有本事的人来发展我的企业。”办厂伊始,华若中辗转寻找合适的技术骨干,打听到一位退休的孙师傅,是从大国企退休,从事过EPS相关技术工作,住在南京郊区。“我和同事早晨从无锡出发,花了几个小时总算找到了那里。敲门人不在,我们想,这趟不能白来。于是两个人坐在门口,中午吃着别人卖剩下的冷油条和大饼,拿出随身带的漱口杯,去问隔壁的住户要一杯自来水喝。到下午3点多,孙师傅终于回来了,我们急忙把带来的无锡排骨等土特产送给他,结果被其家属连人带东西轰了出来。两个人只好灰溜溜回到南京火车站。”为了爬进火车车窗,华若中还丢掉了一只鞋……这只是他招贤的“序曲”。功夫不负有心人,华若中又上门4次,终于把孙师傅请进了车间。

  儿子华啸威回忆起父亲创建新厂的经历,感慨良多。他至今记得,父亲为了节约厂里的经费,把“星期日工程师”请到家中过夜,自己只好打地铺。厂建起来了,家里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了:因为厂里用于办公的桌椅板凳,都是华若中一件一件从家里搬去的。

  力量之源在“三靠”

  凡是熟悉华若中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尽管他是资深乡镇企业家,创造了中国EPS制造业的传奇,但不事张扬,衣着朴素,办事朴实,浑身散发出一股朴素的力量。兴达能攀上行业高峰的力量之源在哪里呢?用华若中的话说,兴达关键是坚持了“三靠”的理念:即创业靠志气、发展靠科技、做强靠人才。

  1994年底,华若中在全国用户订货会上响亮地喊出“扬民族志气,让兴达腾飞,将进口EPS抵挡在国门之外”的口号。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兴达以规模、价格优势逐个击败国内竞争对手,先后夺得6枚行业“单打金牌”:产量第一、品质第一、销量第一、利税第一、贡献第一,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美国UL产品认证也是第一,从而一举在国内同行中奠定了坚不可撼的“龙头”地位。

  现在,华若中初心不改,宝刀不老,实业报国和回报乡梓之志弥坚。今天的兴达依托无锡基地和总部,在全国东西南北都办有工厂,成为排名国内第一、世界前三的专业生产EPS的大型制造企业。

  2022年1月,正是兴达企业创立整整30年,兴达泡塑创始人华若中捐出一笔5000万元的善款,助力共同富裕,创下无锡市慈善总会近年来单笔捐赠的历史最高额度。华若中表示,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弱有众扶是自己的初衷,也是企业实业报国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