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非凡十年

梅村魅力吴地正青春 一城繁华耀古都

  梅村,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文化滋养的古都。

  吴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二胡之乡、教育重镇……从古至今,梅村被赋予众多闪亮标签。“凝聚历史沉淀,积蓄澎湃动力,千年古都正焕发新风采!”梅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冬青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梅村充分发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产城融合之地”目标,深度推进高质量发展,未来将形成产业园区、现代化新市镇、梅里文化小镇片区三大板块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一座古今兼容、宜商宜居、和谐富强、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极具吸引力的梅里新城令人心驰神往。

  厚实家底 三大文化品牌打响知名度

  今年中秋小长假,梅里古镇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传奇中国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节日氛围,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去游古镇,享国风雅乐,领略江南吴地的诗情画意。仅中秋节当日,接待游客量就突破了25万人次。自2020年11月开街以来,梅里古镇的人气持续攀升,去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500万人次。

  梅里古镇的吸引力源于梅村积淀的历史文化魅力。梅村,古称梅里。商朝末年,周太王长子泰伯为成全父意让位于三弟季历,携二弟仲雍来到江南,定居梅里,建立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句吴”。风雨3300多年,泰伯谦让、开拓的精神代代相传,成为梅村人的精神力量,形成了梅村文化品牌的牢固基石。

  文化如水,融入城市的每一寸肌理、每一方土地、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涵养着城市气韵。探寻历史,弘扬文化,做强产业。2012年全国第一家集二胡历史文化、生产工艺、演奏厅及培训与活动基地等功能于一体的二胡文化园在梅村落地开放。十年来,梅村二胡文化声名远播、扬名海外。2020年,在二胡文化园的基础上,梅村又打造了一座二胡产业园,形成了以二胡制艺展示(上图)为基础,以二胡制艺体验为核心,融合成品名琴初鸣试音、二胡文创展示销售和二胡艺培为一体的文旅新场馆。“梅村二胡”制作工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连续六年,二胡的悠扬声在梅村新年音乐会上奏响……小小一把二胡不仅推动了梅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腾飞。

  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梅村还不忘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锡东革命斗争的中心区域,新四军江抗东进的第一个落脚点和前进基地,梅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2021年街道举办了新四军江抗理论研讨会暨梅村江抗精神宣传月活动,对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进行升级扩建,并新建了英雄广场,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一个古镇能够在现代繁华都市里熠熠生辉,古与今、旧与新须完美兼容。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在3.9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街道正持续加快“梅里文化小镇”项目建设,以打造“一区一核一带”布局为重点,融入吴地文化展示、非遗文化体验以及文化互动交流、旅游观光等复合功能,多维度地彰显古都风貌和江南水乡韵味,让梅村成为无锡锡东片区的城市会客厅,成为吴文化全景旅游体验地。

  在吴文化、二胡文化、红色文化三大文化品牌的推动下,梅村不断厚实文化“家底”,打响知名度和美誉度。

  持续发力 民生工程提升百姓幸福度

  在梅村,梅育路是一条众所周知的求学路。这条路上聚集了梅村中心幼儿园、梅村实验小学、吴风实验学校、梅村高中等众多学校,尤其是作为全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梅村中学,集聚有2600多名高中学子。每天,近万张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进进出出,让这个地方充满了活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古以来梅村就是一座教育重镇,崇文重教、人文荟萃、书香飘逸,从这个古镇走出钱穆、钱令希等一大批学术泰斗。近年来梅村教育事业持续攀高,不仅拥有梅村高级中学、梅村实验小学、梅村中心幼儿园3所百年名校,还培育了教育新品牌——梅里中学、吴风实验学校等,与梅村高级中学合作的梅村实验初中已开工,从托幼、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正逐渐成形。

  立德树人、尊师重教,开启一流教育高地“梅”好未来。近年来,梅村街道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实施“名校、名师”工程,着力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累计发放入学补贴1200余万元,鼓励学生继续深造。2021年梅村街道合理利用500万元教育基金成立“教育至德奖”,以此来表彰各教育团体和个人进一步“以行立教,以德立身”的治学精神,从而不断提升梅村教育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不仅仅教育,各项民生工程都在提质增速。近年来街道聚焦百姓关切的民生建设持续“发力”,打造宜居梅村。新建的梅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图)、养老院今年6月已投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二级专科医院+特色+中心”规划设置定位,下一步将创建区级老年病医院、老年友善医院、社区医院。养老院护理型床位占比100%,并配有完备的适老化设施,可满足院内老人的日常治疗、保健、康复等需求。

  老旧小区和老街区升级改造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集中解决安置房小区基础设施陈旧、整体环境落后、生活出行不便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19年起,街道先后启动梅荆花苑一二区、梅荆花苑三区、泰伯花苑二区、锡梅花园、香熙苑六个安置房小区的提升改造实施项目,从硬件和软件着手,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功能,提高居住品质,给居民创建了一个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

  巧借东风 创新驱动提升产业集成度

  无锡耐思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09年落户梅村的一家科创型企业。公司董事长杨卫东是扎根梅村的本土企业家。多年来,他在梅村产业布局和深耕拓展,收获了创业成功的果实,也见证了家乡经济发展的腾飞。说起对家乡的感情,杨卫东不惜赞美之词,“选择在家乡创业,正是看中了梅村的人文底蕴和营商环境,这里是产城高度融合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一边生活一边创业。”如今耐思生命已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和生命科学领域耗材制造商。

  在梅村,像耐思生命一样成长壮大的企业还有很多。十年来,梅村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二三产业并举,着力打造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现代服务业(区域营销总部)四大产业板块,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的深度融合。

  巧借“东风”,创新驱动提升产业集成度。街道下辖工业集中区拥有8850亩传统产业片区和2232亩高质量发展片区,覆盖优质工业企业约800家,其中,规上企业就有144家,深交所企业2家,北交所企业1家,新三板企业10家,上市后备企业21家。在北交所上市的无锡市亿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新吴区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资本市场的“梅村板块”正强势崛起。近三年来,街道集中签约7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32.24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约322亿元,年新增税收23.5亿元,推动了梅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梅村还积极布局高端智能、绿色低碳产业。今年5月,总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无锡中欧产业合作开发区(上图)按照“创新街区+产业园区”的整体建设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园区规划通过市场化实体运作,以招引欧美高端智能、绿色低碳型产业项目为主攻方向,以打造资源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为目标,大力发展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全区地标性产业,进一步巩固产业基础、优化产业机构、提高产业绿色竞争力、构建发展新优势,努力打造长三角领先、全国知名的智能装备、绿色低碳型国际产业合作园区。

  □本报记者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