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士林做客2022运河之光大运河文化大讲堂。“6000里大运河上的21座城,每一座都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与文明遗产。”在中国丝业博物馆的大讲堂现场,刘士林以“文化记忆”为珠,以“城市文脉”为线,分享了其新作《六千里运河二十一座城》,讲述了运河城市的故事。
聚焦:运河城市文化
悠悠运河水,承载的是文化,流淌的是文明。运河和城市始终是一体两面,共融共生。刘士林说,他对运河的研究选择了“运河城市文化”视角。
“对运河城市经济社会的研究与阐释,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大运河在中国古代世界中的地位与意义。”他告诉记者,由于南北交通、贸易的直接刺激,大运河沿岸先后兴起了包括北京在内的数十座城市,这些城市集中体现了大运河文明的本质。以人口城市化、城市功能商贸化、生活方式多元化、文化生态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运河城市文明,构成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一个独特谱系,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的区域文明,不同城市、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单霁翔曾将大运河文化遗产具体描述为九个特征,包括“它是一项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共同构成的混合遗产;是静态与动态共同构成的活态文化遗产;是由点、线、面共同构成的文化遗产的廊道;是由古代遗址、近代史迹还有当代遗产共同构成的中国文化遗产;反映了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等遗产;包括了物质与非物质共同构成的文化空间”等。
培育:无锡当代城市精神
大运河与沿岸城市一体同胞,唇齿相依。无锡,也因运河加快了其城市化进程。“无锡,因河而兴,因河而盛。”在书中,刘士林写下了大运河与无锡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看来,运河是无锡千年文脉之源、经济命脉之根,无锡段有“千里运河,独此一环”的独特格局,以其历史研究、遗存众多、风貌纯正而成为运河文化精华荟萃之地,是运河历史文化丰富、江南底蕴深厚的城市。运河带给无锡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发达繁茂,更是有别于传统江南绅士文化的商业文明,镌刻了开放、包容、多元的商业第一工商名城的基因。这也是无锡文化中更为特色、更为鲜明的文化特征。
刘士林说,运河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未可限量的当代价值,不管是已经沉入历史长河的运河往事,还是当下正在升温的各种时代议题,都是以运河城市为中心空间与主要平台而展开的。沿着大运河曲折两岸的城阙,在或急或缓的逝波间寻觅和挖掘曾经的繁华与梦想,重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大运河文化,有助于充实运河城市的文化底蕴,展示它们的文化魅力,培育他们的当代城市精神,发展运河城市的文化生产力。
讲座中,刘士林教授以古鉴今,分享了他对无锡运河的理解。在他看来,运河有的不只是过去,更要关注未来。“当大运河从长时间的沉默中再次发出激荡四海的风雷声,人们这才重新注意到它辉煌的历史与充满生机的未来。”他说,对于无锡而言,如何重新整理大运河的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以及在当代意义的运河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形成无锡的新思路与新构想,是当下需要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建议:打造城市文化共同体
“以大运河城市群为总体框架,将运河城市建构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对它们共同的发生机制、内在结构、历史源流与人文精神进行学术梳理与现代阐释,有助于推动运河城市彼此之间产生更深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共识。”刘士林认为,一方面可以单体城市为对象,深入研究运河城市文化的特殊性与历史内涵;另一方面也应以运河城市群为背景,阐释运河文明的普遍性及其现代意义。
讲座结尾,刘士林教授解答了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怎样才算大运河文化带建成了呢?他说,如果用一句话描绘他心目中大运河的理想愿景,就是要建成“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即任何人只要一看到大运河,就会立即联想到中华民族应有的人文景观和精神风貌,以及由此知道中华民族是怎样一个伟大的民族。什么时候这个感性的目标实现了,那就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功告成之日。(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