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一批“桥头堡”项目迎来关键节点,锡澄一体化“中轴线”沿线动力强劲——

江阴“向南发展”战略步伐加快

  本报讯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徐霞客大道贯通锡澄,是江阴的城市“中轴线”。近来,这条“中轴线”沿线好消息不断: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一期项目首栋主体结构封顶;国内首个土壤治理与修复主题科创园青阳科创园主体建筑全面封顶;锡澄轨道S1线预计年内实现全线贯通……这些承载着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项目成为“中轴线”沿线的强劲动力源。

  推动市域空间格局从“T”字型向“干”字型、再到“王”字型的转型升级,是江阴以更强能级融入无锡、对接上海、拥抱长三角的雄心。“‘干’字型中间的一竖就是‘中轴线’。”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中轴线”沿线既有高校建设、交通工程,还有产业园区打造,可见,江阴正以此为依托,大幅拉开城市构架,加快城市“向南发展”战略步伐。

  科创是这条轴线的“主旋律”。“飞地”园区江阴高新区青阳园区内,17条道路依次建成竣工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基础。园区相关人士透露,近两年,园区承载的4个拟上市募投项目中1个已实现A股上市,另外3家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抢抓协同发展东风,园区今年还开工建设了锡澄协同发展区智能制造基地示范工程一期项目和锡澄协同发展区科创园区建设工程项目,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先进智能化制造产业基地。

  距离不远的青阳科创园也是轴线上的重量级项目。“用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两者协调统一的产业特色亮点,打造‘科创产业平台+长三角土壤修复示范基地+国家级土壤修复研发中心’为一体的环保科创服务产业创新园区。”青阳镇相关负责人透露,科创园预计明年1月启用,但一批优质项目已经纷至沓来,已有21个项目签订了入驻协议。

  人才流和基金流也在此汇聚。霞客湾科学城科教孵化中心内,江南大学江阴校区15栋建筑物的主体结构都将在今年年底前封顶,建成后将立足江阴产业发展需求,建立智能工程、新能源工程、时尚创意、工业设计等新兴产业学院,入驻生物工程、食品科学等科研人才团队。“全力以赴抢工期、保进度,让人才摇篮早日释放效能。”项目方表示。

  基金加持,一体化项目建设“快马扬鞭”。锡澄协同发展区科创园区建设工程项目上,24家企业拆迁签约已全部完成,与此同时,项目还获得了农发行基础设施基金支持项目资本金1.22亿元,目前该支持资金已全部投放到位,将有效缓解项目资本金短缺问题,确保项目按期施工,据悉,这也是无锡市首单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支持项目。(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