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江南文脉

江苏八城 长江与运河在此交汇

  长江之上,运河之畔,流淌着古今,映照出兴亡。

  江河之水,孕育了一座座城。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江苏这八座沿江、临河的城市,在长江、运河两岸熠熠生辉,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生出了自己的模样,活出了自己的性格。

  南京

  六朝古都 龙蟠虎踞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宋代杨万里的一首《登凤凰台》道出了形胜之地——南京。

  长江从安徽马鞍山进入江苏南京,流向从西南折往东北,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因此被称为“江左”“江东”。在江苏八个沿江城市中,南京是唯一一个跨江发展的城市,拥有长达197公里的长江岸线。江城相依,水城人共生,长江孕育了六朝古都南京灿烂的地域文明,塑造了南京延续千年的城市格局。

  镇江

  江水滔滔 三山有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咏长江的名篇。千百年来,传诵至今,词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情感跌宕起伏,让我们感受到长江那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

  “镇江”,其城市之名便与长江有缘。大运河与长江在镇江交汇,十字形黄金水道的地缘优势给镇江带来了千年繁华。镇江有名的 “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都在长江边,虽海拔不高,却有扼守之势。从《白蛇传》到焦山碑林,再到被诗词堆积的“京口第一山”,镇江的“三山”孕育着不朽的传奇和动人的诗篇。

  扬州

  瓜洲古渡 运河原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管是唐代李白,还是宋代王安石,在他们笔下,扬州的江边,多了几分情谊与惆怅。

  扬州还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左传》有文:“吴城邗,沟通江、淮。”邗沟,也成为中国历史文献中第一条有明确开凿年份的运河。邗城遗址位于今扬州蜀岗一带,长江北岸15公里左右。在此处开挖的邗沟,借助沿途的自然河湖,向北直通淮安末口到达淮河。因处于江河交汇处,扬州成为全国的物资转运中心,在唐代,更发展成全国第一大都市。

  泰州

  承南启北 水陆要津

  酒过三巡,滕子京提出为阁写记,范仲淹沉吟一会,即兴赋诗《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诗书对周孔,琴瑟亲羲黄。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诗篇开宗明义,泰州地处东部海边,历史上为海陵郡治,故文中称“东南沧海郡”。

  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泰州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坐落在泰州城边的白马庙乡,更是人民海军的诞生地,渡江战役的号角也是在这里吹响。从长江到大海,人民海军劈波斩浪,驶向远方。

  常州

  千年古城 因河而兴

  “闻道毗陵诗酒兴,近来积渐学姑苏。罨头新令从偷去,刮骨清吟得似无。”旧时,常州毗陵驿大码头是很多文人墨客来府会试、赴京赶考的必经之路。也正因此,才有了白居易《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选一)》一诗。

  常州,别称龙城,地处江苏南部,北濒长江,东临太湖,西倚茅山,南扼天目山麓。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春秋末期,吴王寿梦四子季札封邑延陵。西汉高祖五年改称毗陵。西晋武帝太康二年,改置毗陵郡。隋文帝开皇九年始有常州之称。常州的城市发展始终随着运河的变迁而改变,形成了“依河建城、河随城迁、河城相套”的独特风貌。

  无锡

  运河抱城 江河门户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渚势欲吞湖,湖流归旧吴。”无锡依江枕河,运河抱城而过,留下了“千里运河独此一环”的美名。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路经无锡,被这里的江河深深吸引,留下了诸多诗篇。

  长江流经无锡地域时,30多公里水脉几乎都在江阴境内。而长江三角洲的顶点也在江阴。因此,江阴又被称为“江之尾、海之头”。正因如此,江阴自古就是军事要地,黄山炮台即是明证。黄山炮台享有“江河门户”“镇航要塞”之称。如今,这里成了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登临此地,看江潮汹涌,甚为壮观。

  苏州

  人间天堂 诗意江南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藏着西晋张翰的乡愁;“江南忆,其次忆吴宫”是唐代白居易向往的梦中之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唐代张继写给江南的情话。长江东奔大海,划分出“江北”与“江南”,苏州便是诗意江南的代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长江把江湖河荡连接起来,令姑苏大地风光旖旎,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得长江、运河、太湖水运交通的便利,明清时期,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文明高度发达,苏州成为东南地区的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时至今日,苏州仍是人们的梦里水乡,续写着江南繁华。

  南通

  通江达海 崛起近代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宋代王安石登临南通狼山时,写下了气势恢宏的《狼山观海》,诗中难掩其欣喜赞叹之情。

  南通,古称通州,地处江苏东南部,东抵黄海,南濒长江,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被誉为“北上海”。南通自后周显德三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清末民初,南通人张謇力倡“实业救国”,在南通规划建设了“中国近代第一城”。而今,南通正在沿江临海的绿色廊道中,创造着新的辉煌。

  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主要活动

  18日

  专场文艺演出《戏韵江南》

  19:30-21:00

  19日

  开幕式暨主旨演讲

  9:00-12:00

  高端对话

  主题一:长江文化与中华文明

  14:00—15:30

  主题二:长江文化与江南文脉

  15:40—17:10

  灯光秀实景演出

  19:00—20:00

  20日

  平行分论坛

  1、互动与融合:江苏文脉与长江文明

  承办单位:省社科院文脉研究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2、书写与赞美:中国文学与长江文明

  承办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3、孕育与流传:江南典籍与长江文化

  承办单位: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南京图书馆

  4、保护与传承:江南文化文物遗产与长江文明

  承办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博物院

  5、涵化与成就:企业家与长江文化

  承办单位:省工商联、紫金文创研究院

  6、驱动与引领:科技创新与长江文化

  承办单位:省社科联

  7、滋养与浸润:江南水乡生活与长江文化

  承办单位:江南大学

  专题会议

  1、型塑与发展:城市“微改造”与长江文化

  承办单位:南京市社科院

  2、泰州分论坛:泰州学派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社会

  承办单位:泰州市委宣传部、南京大学泰州学派研究中心、上海市儒学研究会、泰州市社科联、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