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五载风雨,结硕果累累。无锡市新吴区泰山路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泰小”)五岁了。 2017年,新生的泰小与百年名校无锡市连元街小学(以下简称“连小”)开启合作,诞生出无锡市首个“名校+新校跨区域合作办学”项目。自办学以来,学校秉持“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的办学理念,以“向下生根,全神贯注内涵发展;向上生长,聚精会神合作办学”为办学使命,以“思源砺行”为校训,通过“合作办学,输出管理”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特色化办学路径。
师生齐心协力,泰小仅用五年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学校获评江苏省智慧校园;入选无锡市首批融合教育示范校;入选无锡市首批“课题进课堂”研究项目学校;成为无锡市“第四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学校”;获评无锡市优秀语文学科组;被授予“新吴区教育集群基地校”等。
乘合作办学之风扶摇直上
学校高质量发展凭何驱动?泰小校长尤丽娜从多个预案中选择了课程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内驱力。实践证明,课程文化建设是泰小这所新校品质发展、精彩育人的密码。
五年里,泰小与连小建立了管理输出、师资互派、研修联动、质量同进和文化共商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在管理、师资、课程、教研、评价、家校以及项目七个方面深度融合,探索出“6+1”合作路径。
从名校的课程建设中汲取了优质成长养分与动力。在课程的合作中,泰小从连小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慧玩”主题学习》中获取精华,并结合自身特点架构出特色鲜明的“致远课程体系”。
共建课程还在不断优化、升级。去年9月,两校就“慧学”课程共建举行了签约仪式,泰小派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到连小跟岗学习,深度参与连小的“慧学周”课程设计,转化为自身的理念。
今年6月,泰小举行的“致远·慧学”共建展示活动“生长吧,大美泰山娃”,呈现了其为学生素养发展搭建平台的用心与创新。学校以“泥”为主题的课程现场,泰山娃们将关于泰小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分年级实施的课程里蕴含着历史、地理、艺术、锻炼等健康成长要素。学生们或聆听惠山泥人的历史与制作过程,或探秘泥的酸碱度,或欣赏陶笛演奏,或以“泥”为主题开展游戏竞技活动,乐趣无边,成长也无边。
探索特色课程育人路径
“通过与古镇亲近,让我和同学们感受到了古镇美丽的春景。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验,让我发现了无锡古镇文化的独特之美。”泰小学生殷振皓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庆专栏中表达了参与学校“泰山娃”寻路生长行动获得的独特体验。
“从小走好成长路,合理规划人生路”。泰山娃们走过的独特之“路”可不止古镇,他们在锡城古运河旁聆听无锡故事;寻访东林学院了解东林八君子;在清明节画蛋寓意敬畏生命;参观窑群遗址博物馆亲身体验先民如何制作砖瓦……寻路之旅精彩纷呈,意义深远。
泰山娃们的寻路之旅也是课堂经历。“泰山娃寻路”不只是学校创建的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的具体实践,也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亮点课程。
围绕学校省级“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思源砺行文化——致远校本课程”相生共长行动研究》,泰小以文化引领课程发展,根据自身特色,依托当地社区、文化资源,构建了“致远课程体系”,在“致远校本课程”框架的基础上,建设了以文化品德、学习基础、能力拓展、社会实践为内容的“四大系列”校本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出“善思、敏学、尚德、笃行”的致远好少年。
收获自然而来。泰山娃们通过课程吸收知识,收获快乐,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今年8月,《“泰山娃”寻“路”生长行动》获评第四批无锡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精品项目。
课程与校园文化共生共长
“古吴都,天一方,伯渎河,水流长……”校歌《思源砺行志翱翔》婉转流畅,旋律优美,泰小的学子常常吟唱,从中感受温馨有活力的校园文化。这首校歌是学校教职工集体创作的,在建校一周年之际正式发布,凝聚了泰小人集体情感与智慧,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办学五年,泰小始终将文化传承与学校发展相结合,视文化为学校建设、课程发展的重要环节,以“思源砺行”的文化为课程赋能。优秀且有特质的校园文化,使得校园处处皆课堂,一条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逐步展现在眼前。校歌、“魅力泰山娃”艺术节、“书香校园”、泰小文化墙等日渐丰盈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生出更加丰富的优质课程。学生在其中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泰小的文化与课程相生共长,课程之花绚丽绽放,凝聚成了一本名为《课程在校园文化中激荡——一所新校品质发展的实践探索》的书。校长尤丽娜表示,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是泰小的恒定目标。“‘思’教育发展之源,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同享‘好的教育’,办成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在名校的辐射示范引领下,泰山路实验小学五年来实现了特色化、内涵式、全面性品质提升,未来必将书写更多跨区域合作办学的美好篇章。”
(陈春贤、实习生 曹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