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教育周刊

小学生自制微电影《星际求生》开拍

用好影视资源让学习充满新鲜感

  “美丽的翅膀,带给我力量,璀璨的银河指引我的方向……”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录音棚,无锡市育英锦园实验小学的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录制着最新拍摄的微电影的片尾曲。换位置、调节拍、分开录……面对严格要求,学生并未露怯,成果惊艳。继自制微电影《将相和》和《陈云在上海》发布后,育英锦园实验小学再次开启“童瞳影视行”,在产业园拍摄自创剧本《星际求生》。

  ◆影视研学新鲜感满满、欢乐多

  “此前拍摄《陈云在上海》是基于产业园已有的民国固定场景,这次我们想尝试点不一样的。”校发展中心副主任丁莹表示,结合产业园的数字电影走廊和数字技术,学校自创了以数字特效为主题的剧本《星际求生》。前期,学校利用电影《独行月球》中的数字电影特效片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在校内围绕数字微电影拍摄成立不同的学习小组,包括剧本组、道具组、表演组。此次拍摄还融入了定格动画元素。

  电影拍摄当天,学生们首先在产业园影音室内学习数字特效知识,了解影视原理,为拍摄微电影打下理论基础。“人的眼睛观看事物后,事物还会在人的眼睛里停留0.1-0.4秒左右,然后有人发明了走马灯,灯在转动的时候就像马也在动一样,这是视觉暂留原理。”影音室里,学生争着回答老师提出的电影拍摄原理。

  “太神奇了!”在熟悉电影科技馆亲身体验过绿幕抠像过程后,学生们纷纷惊叹。他们登上了展厅中央的船只,看到自己出现在周围的屏幕中,脚下的绿幕变成了汹涌澎湃的大海,如同在海上航行。

  换好服装,确定机位,《星际求生》正式开拍。“每个人的语气都不一样,能更好地理解人物情感了。”“演出时情绪不一样了,声调就变了,我现在能区分英语的升降调了。”准备充足的小演员们顺利完成了拍摄,他们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各有感悟和收获。

  “我们将优质影视与国家课程融合,最终目的在于提升课程质量。”该校副校长叶微表示,影视特色课程让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而此次运用视频拍摄的方式展现学习成果,有助于学生深度思考。对教师来说,用数字电影、信息技术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机会,为今后开设创新课程打下基础。

  ◆走深走实影视课程的探索路

  “童瞳影视课程”是育英锦园实验小学近年来不断研究推进的特色课程。2020年,该校《遇见菁彩——童瞳影视教育课程》在无锡市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中成功立项,由此开启育英锦园影视课程的探索之路。2022年,《影视资源促进小学教学深度变革的实践》入选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名单,学校将继续在影视课程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上前进、探索。

  今年3月,学校以“心随影动,共享菁彩”为主题,举办首届童瞳影视节,分年段进行影视主题竞赛。一年级以“童话”为主题录制VCR;二年级展开红色主题宣讲;三年级进行渔文化海报设计;四年级制作定格动画;五年级拍摄微影视作品;六年级为经典作品配音。“影视节以丰富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在节日的欢乐气息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叶薇说。

  校园的课程与活动中都有影视元素。叶薇介绍,学校积极构建影视教育课程,建立了优质影视资源库,将影视资源带进课堂,汇入各学科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去年,学校就组织师生进入产业园拍摄首部微电影,深入体会课本内容,钻研人物语言,感受人物情感,学习电影制作知识。

  未来,育英锦园实验小学将继续推进校园文化布置、教室建设等工作。“我们计划为学生建设影视专用教室,融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元素,打造校内的‘电影工作坊’。”叶薇还表示,在学校与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达成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还考虑与水浒城、三国城等影视基地合作,助推学校影视特色课程发展。

  (杨涵、实习生 曹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