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太湖周刊

持续发展,让千年运河文脉奔流不息

  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挖下第一锹土,到隋炀帝贯通南北大运河……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她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文明基因,为中国的统一与持续发展、中华文明的和谐进步与长期繁荣,以及近代以来的国家发展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了独特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要求,再次为大运河未来的建设发展明确了方向。11月17日,“运河文化新势力”系列访谈活动在樊登书店举行,《保护传承利用中国大运河》一书的作者,无锡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高级规划师孙志亮,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以及书籍编撰的参与者陈从广,和读者们聚集一堂,聊书聊运河聊城市符号。

  打磨无锡的运河新符号

  作为我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典型标志之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应如何更好地展现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活化利用唤醒其当代价值,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孙志亮说,无锡是大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城市,从诞生到崛起、发展、繁荣,与运河的关系极为密切。“先有古运河,后有无锡城”(民谚),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无锡置县“龟背城”的选址,就没有清代崛起的米市、布码头,就没有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崛起与发展,就没有无锡子弟顺畅的外出求学、谋生,也就没有无锡的百年辉煌。

  无锡在大运河的传承保护上,有许多示范性的创新举措——1980年开启的无锡“古运河之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大运河;1983年在国内率先编制古运河保护规划,成为国内第一个由地方人大立法实施古运河保护规划的城市;2004年始建的北仓门文创产业园区,开启了运河工业遗产修缮利用的新途径;2006年4月《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的诞生,拉开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序幕;2007年利用茂新面粉厂工业遗址建设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成为代表近代工商业文化的主题博物馆;2008年建成开放的运河公园,是无锡建设的大运河文化公园,为中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出了实践性探索。“这些都是无锡独一无二的贡献,应当接续发展,也需要被更好地宣传推广,进而获得更大程度的认同。”孙志亮说。

  开辟运河的发展新格局

  中国大运河,上下2500多年,绵延3200多公里,哺育沿线35座城市。大运河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更是一部运河城市发展史。刘士林认为,当代中国大运河文化建设,主要取得三大标志性成果:一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二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印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三是《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印发,大运河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与大运河一起成长起来的无锡,不仅是运河文明成果和文化创造的主要策源地,同时也是传统运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存储库。

  大运河延绵千年,连接了南北,滋养了一方文化。如何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是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时代必答题。刘士林认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找到大运河面向未来的场景,让游客与大运河沿线城市居民一道去体味历史、分享现在。“繁华不只为追忆。我们应当在保护的前提下,走向更加辽阔的未来。”他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既要有家国天下的格局,也要有人间烟火、城市个性,相对于山水林草等自然资源和遗址遗产等历史资源,源于生活、面向当下的文化,能产生更强的文化聚合力。(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