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让企业“提速”又减负

首个环评“打捆审批”办结

  本报讯 “没想到这么方便,这么快就获批了!”前不久,无锡市新虞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拿到环评批复后,难掩心中的激动。在环评“打捆审批”的政策加持下,审批效率大大提高,为企业节省了至少30天时间。据了解,这也是我市首个享受到环评“打捆审批”改革红利的项目。

  今年,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被列入全市2022年度营商环境重点突破提升事项清单。市生态环境局将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山经济开发区、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省级以上开发区作为试点园区开展改革。

  据宜兴经开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以往的审批方式,每家企业每新上一个项目都需要单独开展一次环评审批。现实中,同一行政区域内经常出现多个同类型项目需要同时开展环评审批,这些项目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导则,“三线一单”和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等问题上往往具有相同性或者重叠性。“打捆审批”就是园区(或工业楼宇)内引进建设同类型或相近类型建设项目时,建设单位或园区(楼宇)管理部门统一编制环评文件,统一提交申请,审批部门“打捆”出具统一的环评批复。

  环评“打捆”,让企业“提速”又减负。无锡市新虞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与同类型项目——无锡市良瑞科技有限公司汽车配件制造项目“打捆”审批后,报告编制时间缩短15天,环评审批时间由1个月压缩至2周,为企业节省了至少30天时间,降低编制费用1万余元。

  据介绍,“打捆”环评不代表“降低标准”。生态环境部门会加强环评文件质量考核,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善环评溯源和责任追究,确保环评批复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设施、措施落实到位,让“联动改革”真正成为项目落地的“加速器”。(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