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无锡高新区

他用AI雷达“点亮”智慧城市

  说起人工智能这个时髦词汇,不少人总感觉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是深度感知?如何运用人工智能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谈起自己研究的这块创新领域,江苏集萃深度感知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岳玉涛这样形容:“人工智能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依赖‘人工’的智能,到真正‘智能’的AI,即下一代人工智能。”

  “对人来说,感知就是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见,而深度感知就是不光接收到了这些视觉和音频信号,还能理解其中蕴含的信息和知识,并据此作出正确的认知和决策。”岳玉涛说,深度感知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特征之一,即真正“智能”的AI。举个例子,我们在高速上开车,手机导航软件的算法能够通过GPS和北斗的信号接收到自身位置,并进行精准导航,但如果你跟它说“我有点累了”,它最多根据从预先训练的数据里获得的“累”和“休息”的对应关系,机械地回复“那该休息一下了”,但无法理解你其实是想找个服务区,更无法根据这个理解和认知为你向服务区导航。而深度感知就是要做到感知认知协同。

  他领衔的集萃感知目前致力于用“人工智能+雷达技术”赋能新一代智慧城市建设,比如把人工智能技术和雷达技术结合在一起,研发出了一款新产品“雷达视觉融合一体机”,安装在红绿灯路口,它就像给红绿灯安装了“超级眼睛”,不再是傻傻的固定秒数的绿灯时间,而是能让红绿灯实时地感知到车辆、非机动车、行人这些交通参与者的位置、速度等全面的信息,并据此进行配时优化,根据交通情况在每个通行方向实时使用最佳的红绿灯时间,可以大幅度提升通行效率,助力解决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两大痛点难题。

  去年起集萃感知参与了新吴区车路协同技术5G智能交通示范项目,这个示范项目总长3.9公里,位于新吴区和风路、净慧西道、科研北路、净慧东道和震泽路,涉及8个交叉路口。他们自主研发的雷达视觉融合一体机产品应用在这个项目中,打造了新吴区第一条以5G、AI、物联网等现代技术赋能的“智慧路”。雷视一体机提供了精准的交通路侧感知数据,可以实现包括红绿灯自适应配时、交通事件预警、闯红灯预警、车速引导、可变限速提醒等在内的多项前沿应用,助力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18-20%。此外,在智慧照明方面,他们研发的产品可以将路灯智能化并接入物联网网络,实现故障实时准确定位、智能化照明策略、灯随车动、按需照明等应用,相比于传统路灯可节约电能45%。集萃感知落户无锡短短3年,岳玉涛带领团队成功开发3个系列9款人工智能雷达产品及4套交通感知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杨明洁)

  人物名片:岳玉涛,江苏集萃深度感知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省“双创计划”人才、市“太湖人才计划”创业领军人才。

  人物心声:落户无锡高新区最大的感受是“支持多、束缚少”,这里的土壤很肥沃、阳光很充足,对企业没有多少束缚,不管是发展方向还是发展方式,政府都很尊重人才团队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