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全年发放科技风险补偿贷款有望突破百亿元

金融助力释放动能 让科创不再等“贷”

  本报讯 多种科技信贷产品的创新推出与实施,正不断破解轻资产、无抵押物的科技型企业银行贷款难等问题,助力我市科技创新型企业释放创新动能。据市科技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我市发放科技风险补偿贷款91.42亿元,获贷金额同比增长18.01%,获贷企业达到1576家,全年发放科技风险补偿贷款有望首次突破100亿元。

  “500万元贷款刚刚到,没想到这么快!”位于惠山区的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500万元贷款,是我市科技部门联手金融机构推出的“锡科贷”科技金融产品,即将投入到企业产能的增倍扩充中。

  此刻走进这家企业的车间,一批发往成都的智能表面处理设备、零排放废水处理设备和零排放废气处理设备正在加紧生产中。企业研发生产有条不紊,一方面依托于自身的创新实力,另一方面少不了脚下这片创新土壤里金融活水的浇灌。该企业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表面处理设备和零排放废水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生产制造企业,拥有多项国内领先的核心专利技术。无锡大力实施的科技信贷政策在其发展壮大的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笔贷款主要用来解决扩产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预计全部投产后年销售额将从现有的1.5亿元增加到3亿元左右。”企业负责人透露。

  面对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银行业内人士曾有不少顾虑:除了“钱景”不明,科创企业还往往自带轻资产、无抵押、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在传统银行信贷审批场景下,这些特点成为企业融资难的“堵点”。如何补上科创企业的资金缺口?除了政府的大力推动,金融机构也在不断自我革新。

  承接了全市一半以上“锡科贷”业务的江苏银行,当前在科技信贷上已形成独立体系,并组建了研究产业的“行业小专家”团队。(下转第2版)

  金融助力释放动能 让科创不再等“贷”

  (上接第1版)“不看抵押,主要看技术、看市场、看团队。”江苏银行无锡分行科技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银行会从产业体系、准入门槛、风险把控、未来前景等多方面形成审核标准,鉴定企业硬科技成色究竟几何。多年的运行也给了银行意外之喜:即便设立了专项不良容忍度,但由于有前期的科学评估,加上配套客户经理尽职免责制度与资源配置、KPI考核向科技信贷的倾斜政策,以及对逾期还款企业展延期等个性化政策的推出,“锡科贷”“人才贷”等科技信贷的不良率是最低的。

  多年来,我市科技信贷合作银行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有16家省市合作科技风险补偿贷款(“苏科贷”)合作银行、5家市级业务(“锡科贷”)合作银行。围绕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以及科技创新要素,各家银行还不断创新科技信贷产品。江苏银行无锡分行仅今年就新设立了“专精特新专项贷”、升级版“投融贷”、“揭榜挂帅”技术转移专项金融服务三款创新产品,今年已新拓科技型中小企业230户,新增授信8.4亿元。宁波银行无锡分行今年以来针对科技型企业投放免息贷款,截至上月末共投放免息贷款84笔,合计金额4.99亿元。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均创设了“专精特新贷”相关特色产品。“做科技就是做未来”已经成为一种根植于银行的科技金融核心理念。

  加快推动优质科技金融资源向科创载体集聚,我市加快积极探索的步伐。市科技局相关人士介绍,本月我市将举行科技金融进科创载体专场活动,明年活动将全面铺开,并将建立科技金融工作站等工作机制,进一步为创新型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