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无锡高新区

白衣为甲,他们在家门口筑起生命的防线

  “你是什么时候发烧的?最高温度多少?”12月26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江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医生正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进行分诊。此时,另外两位市民正在一旁等待抗原检测结果。近一周以来,该中心发热门诊人数较平时有近10倍的增长,江溪街道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200名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坚守岗位。

  “请过来先填一下单子,做个抗原。”“不要着急,一个一个保持距离排队来。”“请问你有什么症状,详细说说。”……梅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小时发热诊室自开诊以来,几乎每天都有着这样的对话,接诊人次从一开始的每日100多人次到如今将近400人次。

  疫情防控新政之下,居民家门口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迎来了新一轮挑战。战“疫”路上,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冲锋“疫”线。他们为居民撑起健康“保护伞”,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和疫苗接种工作,筑起守卫生命的安全防线。

  江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朱伟德说,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政策的落地,中心进一步优化发热患者诊疗流程,提升接诊能力,自12月17日起就对发热诊室实行分区管理,将原有的两个诊室改造为发热诊疗室,并在其边上单独设置了药房和收费处,就诊患者可在发热诊疗区域内完成挂号、就诊、交费、取药等手续,并可以诊间支付。12月19日—23日的五天内,中心普通门诊量达1942人次,日均接诊发热患者数达125名。一拨又一拨的病人涌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诊室外排起的长队,医护人员顶着巨大压力加班加点,同时增派人手,尽可能减少患者排队时长,以便让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

  走进江溪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透室的大门看到,几乎每张床位上都有正在进行透析的病人。对于血透室来说,疫情防控是一个严峻考验。因为血透室属于人群相对密集的场所,透析患者及陪护人员流动性大,患者抵抗力还低。虽然所有人都努力做好防护,但是狡猾的病毒无孔不入,不少医护人员都感染了新冠病毒。血透室护士长王玉兰说,为了不影响患者透析,已经出现身体不适的护士们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克服重重困难,她们穿着防护服进行工作,最长一次达到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去厕所,为的是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血液透析治疗。即使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医护人员也毫无怨言。

  与此同时,为保障健康人群,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梅村街道开设了新泰广场接种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安排4位医务人员驻守,为所有适种人群免费提供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助力推动全民免疫保护屏障有效建立。

  (杨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