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下午4点,离上班时间还有一小时,“公交侠”顾涛早早就来到了市急救中心城南站点,为当晚的夜班开始准备,穿戴好防护用具,再一次检查车况……这是他20年公交生涯养成的习惯。
距23日首批10名公交车驾驶员驰援市急救中心已一周时间,“公交侠”们在新岗位干得如何?29日,本报记者走近这群特殊的驾驶员,感受他们不一样的司机经历。
开着救护车在城市中穿梭,是怎样一种体验?“为了生命与时间赛跑。”顾涛搬出了他“师傅”——120资深驾驶员邵晓伟送给他的秘诀:“救人最要紧,安全加平稳。”“越是紧急,在通过一些红灯路口时越要控制速度。”
“公交侠”蒋毅此前也是一位有着2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从前开着公交在宽敞的大马路上跑,现在开着救护车走村串巷是“家常便饭”。“从公交转战120,挑战不小。”他说,相较从前公交的相对固定的路线,开急救车每次都是新挑战,不一样的病患、不一样的目的地,不一样的路况。比如,老新村路况复杂,有的路两边都停满了车,要做到“又快又稳”着实不易。
急救驾驶员虽然只是多了“急救”两个字,但是其中被赋予了更多内涵。除了把车开稳,他们还需要协助医生和担架员进行病患的搬抬。顾涛向记者解释,现在急救车接送的病患,好些是8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居住的老新村,都没安装电梯,经常需要抬着担架,把他们从楼上接下来。
“真心累。”蒋毅回想起前两天的一件事,脱口而出,那天,他们急救小组去接一位80多岁的老人,由于老人有哮喘,不能平躺,只好让老人坐在靠背椅上,再用绑带固定好,几个人接力从7楼一层一层往下抬,等到了楼下,几个人都是气喘吁吁。
从接收调度,到上救护车、转运患者,再到接收新的指令,“无缝”出车投入战斗——120急救人员的日常让顾涛和蒋毅感触颇深。“唯一确定的是上班时间。”顾涛告诉记者,经常早上上了车就要一直待到晚上,最忙的时候,一个班组一天能出20趟车,常常是饭都没扒上几口,新任务又来了,只能备点干点心。“为了生命与时间赛跑”在这里得到了最大体现。
由于人手紧缺,从前相对固定的班组被不停“整编”,头天搭班的组员刚认熟,第二天又要与新的面孔合作,顾涛只能尽力记下他们的称呼:徐医生、曹师傅……
“这两天,路上的行人车辆越来越多了。城市在恢复,这是个好征兆。”在结束采访时,顾涛说,虽然120急救是人们生活中都知道的急救号码,但真正了解急救人员工作现状的人并不多,希望市民能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徐兢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