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又迎一国家级荣誉。昨从市水利局了解到,近日经水利部审核,锡山区被认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是江苏省第二个、无锡市首个被认定的县级行政区。
合理开发建设,全方位推进水土保持,是锡山区近年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新举措。“锡山区土壤抗蚀能力弱,降雨量大且集中,再加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锡山区水利局人士说。如不进行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将使土地肥力降低,影响农业生产,且易造成河道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影响河道水质等隐患。
在锡山区胶阳路旁,河岸是蜿蜒连绵的草坡,配有能蓄水、洁水的排水沟、沉沙池,以及种有各色绿植的绿道……“最美胶阳路”成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的样板。“2019年以来,锡山区就水土保持制定了规划、确立了制度,拨付10亿多元用于水土流失专项治理,并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河湖建设、村庄绿化等使‘保水固土’向纵深推进,有效改善了生态体系。”锡山区水利局人士说。
目前锡山已涌现九里河风光带、鹅湖南生态清洁小流域、鹅湖北生态清洁小流域等多个水土流失治理样本,建成宛山湖生态湿地公园、映月湖中央公园、九里河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生态公园。一批新建的“创意农园”“农耕实践基地”“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也通过增设节水灌溉设施等,使“保水固土”深入田间地头。仅2019—2021年,这里就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0661亩、节水灌溉面积6879亩、农田连片整治项目5354亩,造林202.62公顷。
锡山区在全市首推“按照承诺制管理的水土保持方案许可审批”在线秒办服务。系统自2021年10月上线以来,已有55家建设单位在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方面实现办证零出门、零等待。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信息共享,职能部门快速、准确获取地面生产建设项目动态信息,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
水土保持全域化推进,综合效益日渐显现。经专家考评,锡山已由原先林种结构相对单一的状况,转为多林种、多树种、高效益的整体防护。水土流失面积从2019年的4.71平方公里减少到2021年的4.38平方公里,当前水土保持率98.9%,居全市前列。生态产品优化亦有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全区休闲农业综合收入约2.8亿元,比2020年增长约40%。(朱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