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定一、周淑芳
无锡市藕塘中学努力构建“123456”立体化大科技教育特色体系,从而推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
绘“一张线路图”
学校出台《关于推进科技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全面推进科技教育建设绘制了线路图,《意见》明确指出,以科技教育推进特色品牌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引导教师自觉将科学素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将科学素养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建设一批示范课程,打造一批示范课堂,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总结一批典型示范案例,形成学校科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夯“两大核心基”
培育学生科学素养,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学校引导所有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课程内容与科技教育内容整合,如语文课程开展奇思妙想作文、音乐课程开展科普音乐剧、英语课程开展科普英语演讲、数学课程开展建筑设计活动、信息课程开展电脑设计活动、环保课程开展废物利用活动,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科技馆、博物馆、科普基地、奇特地貌等,向科学家学习,向技术专家学习,用“课程改革创新链”打通“科技教育课程链”。
建“三支专业队”
搭建科技名师工作室、教学创新团队和校外科技辅导员三支专业队伍,推进科技教育。学校发挥名师工作室领航、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科技教育示范课建设研讨会,实现专业教师与各学科教师的经验叠加、优势互补。成立科技教育指导咨询组,学校建立教学创新团队,学校与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签订结对共建协议,聘请高校专家担任校外科技辅导员,联系各学科课程建设机制,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指导。
抓“四个着力点”
抓牢“金课引领、研究赋能、赛教融通、典型示范”4个着力点。学校启动首批10门新课程建设工作,立项开发《Scratch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实践与创新》《3D创意设计》《航模设计与制作》《十大名舰设计与制作》《VR虚拟现实》等课程,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学校成立少年科学院,搭建青少年自主性科学研究组织,下设模型技术、电工电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研究所。制定与竞赛标准相结合的课程标准,学校坚持教师“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学生“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工程机器人、中小学信息素养、青少年航模等比赛。在全校范围内创建典型示范,学校与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青少年创客教育基地”,开展校校合作,为课程开发、研究性课题与竞赛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保障。
构“五环关键链”
学校立足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课程评价和教学成效,构建“立体化”的课程建设标准体系,以精细塑精品,以标准立标杆。课程标准方面,确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科学素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教学设计方面,设计体现科学素养培育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方面,提供本课程试点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课件(新教案)、课程实施录像;课程评价方面,项目负责人在全校范围内展示1个课时的公开课,课程评价达到90分以上;教学成效方面,应形成优秀的案例总结,并取得市级及以上标志性成果。
布“六块保障格”
全面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项目经费、制定激励举措、深化协同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构建评价体系”六大机制,确保科技教育取得实效。学校成立科技教育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投入专项经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出台奖励办法,为优秀项目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人事部门还拟定相应的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为全员育人提供有力保障。学校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标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考核要求;各学科组和任课教师作为项目建设的执行主体,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大科技教育特色体系,引导科技教育向纵深推进,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发挥社会、家庭等育人主体作用,提高教育效果。学校通过制定《无锡市藕塘中学科技教育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多项规章制度,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加强研究,将科技教育校本化、课程化、系列化,确保教育改革稳步推进。(作者系惠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