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保健周刊

开学在即别被“开学综合征”困住!

儿少专家:家长不能直面冲突,要“想法子”灵活引导

  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假,孩子们也即将开启新学年的学习生活。有不少学生对新学期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憧憬和期待,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开学产生了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还有的学生甚至出现拉肚子、头痛、尿频等病理性表现。专家认为,每年寒暑假假期结束,都有不少低龄儿童和一些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表现出烦躁、焦虑症状。有的学生会直接言语冲撞家长,有的干脆离家出走,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专家提醒,一般很多孩子在厌学前会发出“求救信号”,如果父母能及时发现并且想办法帮助孩子采取措施,可以让孩子抛开厌学情绪,主动拥抱“新学年”。

  与家长对峙充满“火药味”,“开学综合征”明显

  “早晨快10点钟才起床,起来就拿着手机玩,只要一说快开学了,去温习下功课,她就开始烦躁起来。”家住经开区的陈女士最近跟记者吐槽,春节假期她带着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去了福建、广州旅游,眼看着马上要开学了,孩子的寒假作业还有一堆没做,本想着最后一周让孩子“收收心”,谁知道只要一坐下来做作业,她就会说头痛、头晕,还想拉肚子,“几乎每做几分钟作业就要上一次厕所。”陈女士哭笑不得。与低龄儿童产生躯体症状不同,青少年的“逃避”行为更体现在与家长的紧张关系中。家住雪浪街道的小马今年上初二,最近也因为学习的事情,跟家长处在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只要一吵架,爸爸就把矛头指向我玩电子产品。”小马怒气冲冲地跟记者说。另一边,爸爸也不甘示弱,“每天都对着手机、平板玩游戏,饭也不好好吃,也不出去运动,更不用说学习了,看着他颓废的样子,真是愁人。”小马爸爸觉得孩子还有一年就面临中考,现在不趁着假期补一补,开学会跟不上学习步伐。但是,小马完全进入不了学习状态,依旧半夜不睡、白天不起,陷入了“黑白颠倒”的慵懒状态。

  “这是典型的‘开学综合征’表现。”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精神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李志佳介绍,每逢节假日后、开学前夕,门诊都会遇到不少孩子被家长带来诊治,部分是因为躯体产生疾病反应,比如头痛、拉肚子、尿频等症状,但是诊断下来却没有发现病因,与孩子沟通后才得知,因为马上开学,孩子产生了应激反应。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临近开学,产生了焦虑、抑郁情绪,导致与家长关系紧张。

  拉满开学“仪式感”,拉近同学间的距离

  “假期越长,临近开学时门诊遇到的‘厌学’孩子越多。”据李志佳介绍,在接诊过程中,有些孩子,特别是初中生,明明背着书包已经走到校门口了,但是始终不愿意迈进校园;还有的学生躲在家长车里,不愿意下来见同学和老师。还有的学生,本身学习成绩不好,开学时遇到老师和同学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躲避心理。

  “这些孩子一般比较内向,患有‘社交焦虑’。”李志佳说,总的来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习时间漫长,在这期间出现厌学是一种常见现象。一旦发现孩子厌学,父母不要紧张焦虑,而应采取科学措施,让孩子重新爱上读书。父母不要一味地采取强硬手段,强硬手段更会让孩子产生叛逆感,对学习产生厌恶,反而得不偿失,甚至孩子会因为厌学采取极端手段。

  李志佳建议家长,开学前夕,家长与孩子应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不要做评价,也不要过度纠正,慢慢顺着孩子的意思,让他们的情绪先稳定下来。父母可以找一些相对简单基础的题给孩子做,让孩子慢慢产生成就感,这时及时鼓励以及认可孩子,可以让孩子快速恢复信心,恢复对学习的兴趣,然后将孩子的生物钟逐渐调整到与开学后的作息时间一致,也可以让孩子找同学一起写写作业、玩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同时,“不妨来一次预示着假期结束的‘仪式’。”李志佳还提醒家长,可以带孩子看假期最后一次电影,吃假期最后一次大餐,也可以领孩子去书店、文具店买点学习资料和文具用品,让孩子从身体和心理上主动接受新学期的到来。

  (葛惠)